1974年出生的马国明,早年参加第十四期无线艺员训练班顺利毕业入行。
马国明的出道史其实真的很励志,没有任何后台和关系,一步一步从跑龙套爬上来,时至今日身价翻百倍,都依然兢兢业业地演好每一个角色。
马国明入行跑龙套跑足几年,大多角色都是一闪而过没有对白的,不知道金睛火眼的剧迷有没有留意过,那些年马明跑龙套的角色呢?我来给各位来个小盘点好不?来来来,欢迎各位资深剧迷评论继续补充噢!
《洗冤录》里,马明这是在演哪个皇亲国戚呢?反正就是一句对白都没有,但尽管如此,马明还是不停以表情动作给反应,交足戏。
这个《皆大欢喜》还好点,饰演街边小贩卖放大镜,有几句对白说:这是放大镜,可以放到好大放到好靓!
马国明居然在《FM701》里演过唐三藏……对白估计就是不停地「阿阿尼陀佛阿尼陀佛阿尼陀佛阿尼陀佛阿尼陀佛阿尼陀佛……」
还有在经典神话剧《封神榜》里,马明饰演的路人甲大夫,又是没有对白的角色。
这个还是没有对白的角色,在当年红极一时的剧集《陀枪师姐》第二部里,马国明闪现过,就不停拍手掌也交足戏。
这个就是经典之最了,马明曾在高收视经典剧集《寻秦记》里,饰演被一箭射穿脑袋的士兵,中箭后原地转个圈翻个白眼再倒地那种…虽然一句对白都没有,但真的交足戏!!!
马国明跑过的龙套当然不止这么多,从皇亲国戚到唐僧,从士兵到大夫等等,尽管角色发挥空间有限,但马国明也认真对待每一次角色演出机会,务求用表情、肢体语言也要交足戏给观众,认真是敬业!
去到2002年,马国明在《律政新人王》中饰演一个变态特殊癖好者非礼女友,演绎得入型入格开始收到高层的赏识和关注,在接下来的角色就开始慢慢有转变有起色了。
之后,马国明又被安排在《冲上云霄》中饰演靓仔机师,小生味道出来了,演技大获好评不说,更因为高大阳光帅气的形象爆红起来。
所谓时也命也,虽然成功少不了有运气,但机会还是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马国明最终凭着该剧获封为S4,并成功上位。
接着TVB开拍《律政新人王》第二部,更由马国明首次担正男主角戏份主演,从零对白到男一号,谁都不曾真切感受过在这过程当中,马国明对演戏的这份坚持和执着到底有多惊人,认真是有血有泪的血泪史!
2012年,马国明又凭着《On Call 36小时》中饰演的「一件头」角色人气急升,演技备受认可之余又大受欢迎,更勇夺「MY AOD我的最爱颁奖典礼2012」我的最爱电视男主角奖项,跃升成为「大马视帝」。
同年,又凭着该剧集继续在「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2」夺得我最喜爱的电视男角色奖项,以及在「2012年度香港演艺人协会颁奖礼」中夺得电视杰出表现男演员奖项。
至此,马国明已经稳坐TVB一线当家小生的一席之地,不管是身价还是人气,都比当年翻几百倍了。
在2017年,马国明再凭借自己担正主演的剧集《降魔的》继续人气爆灯,在「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7」中第二度夺下最受欢迎电视男角色奖项,并获封为「民间视帝」。
看完马国明的上位血泪史,相信很多剧迷都觉得真心不容易。
所谓成功非偶然,今天所有风光的一切都是靠他过去多个有血有泪的付出熬过来的。
当然,有些或许认为成功也非必然,对,但努力永远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
战国时,秦昭襄王为了给范雎报仇威胁赵王交出魏齐,赵相虞卿带着魏齐逃出赵国,想要前往楚国。在路经魏国时,虞卿找到信陵君求助。虞卿之所以求信陵君,全在于信陵君对名士很敬重,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在各国名气很大。1.知天下事公元前277年,信陵君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薨逝了,他的兄长魏圉继承了魏国的王位,是为魏安
2025-05-06 00:08:40信陵君在赵国一住十多年,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将终老赵国的时候,秦军突然进攻魏国。魏安釐王抵挡不住秦军,于是立刻急招信陵君回国。当时,信陵君还发了顿脾气:用不着我的时候,就任由我住在赵国,十多年不闻不问。现在用得着我了,一封诏书就想把我叫回去,这不是欺负人吗?不去!这件事闹得很大,立刻就有两位贤人劝说信
2025-05-06 00:01:40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厉行节约,鼓励农桑,发展生产,实现了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对外开疆拓土,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了高昌、龟兹和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引得北方地区各少数民族势力纷纷称臣纳贡,因此获得了“天可汗”的尊号。看看史书你就会发现,
2025-05-05 00:17:17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他的名字取意“济世安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于599年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他的父亲是隋朝官员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他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
2025-05-05 00:08:21在信陵君魏无忌近乎传奇一般的事迹中,魏安釐王对其的猜忌几乎可以说是从始至终。在《魏公子列传》中,史家开篇就记有魏王因信陵君在赵廷的信息源而产生猜忌的情况,这种猜忌一直延续到了魏安釐王晚期,魏王在秦国散播的谣言下持续对信陵君持猜忌态度,一直到两人于同年逝世。这种说法甚至延续到了西汉初年,在魏国遗民口中
2025-05-04 02:10: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