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简介(贝聿铭5月16日去世 享年102岁)

14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12 14:30:13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 享年102岁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16日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他于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学,并于1955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设计了数十座享誉世界的建筑作品,包括位于波士顿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克利夫兰摇滚名人堂、中国北京香山饭店、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

贝聿铭198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今年3月,贝聿铭获选美国百人会终身成就奖。

【新闻多一点】

百年风云:心系建筑 作品遍布世界

贝聿铭先生,是享誉全球的最著名建筑师,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优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曾这样说过。如今迈入期颐之年,回望百年历程,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仍如宝石般璀璨,故乡的苏州博物馆日益展现出古典和现代融合的气质。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 享年102岁

资料图:国际知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贝聿铭是一位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

他17岁高中毕业后,父亲本来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是当时的贝聿铭却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最终选择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从哈佛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包括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

贝聿铭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他的建筑作品散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

据粗略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贝聿铭1979年荣获了美国建筑学会金质奖章,美国建筑学会还把当年定为“贝聿铭年”。

此外,他还于1981年获得法国建筑学金奖,1983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9年获得日本帝赏奖,并于1986年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奖章等。

“最后的大师”:不随波逐流 成就“最美建筑”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 享年102岁

资料图: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提到贝聿铭的代表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玻璃金字塔。不过,贝聿铭的这一设计最初在法国却遭到了众多非议。有法国人认为贝聿铭会毁了“法国美人”的容貌。

面对压力,贝聿铭将各种非议和怀疑抛诸脑后,坚持将自己的设计完善并建造出来。他曾说:“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结果,金字塔的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法国人还称赞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

此后,贝聿铭还设计了波士顿的肯尼迪纪念图书馆和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让他在美国国内变得家喻户晓。尤其是1979年落成的肯尼迪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还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 享年102岁

资料图: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主馆。 钟升 摄

此外,作为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为中国设计了多座经典的建筑,包括中国银行总部、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等。他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他还在退休十几年再度出山,为故乡苏州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了尊重苏州园林的特色,贝聿铭特地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将苏州博物馆建成了这个城市最具灵气的地方。

数十年来,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建筑的传统,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也被认为“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大师,走好。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