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发展可谓是达到了空前辉煌的阶段,不管是歌坛还是影坛都涌现出不少当红的男女明星和经典佳作。在当时那个年代,功夫片深受大家的喜欢和追捧,尤其是很多人因为受到了李小龙的影响,也走上了武打道路。
说到武打界的巨头,除了李小龙之外,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成龙、李连杰、洪金宝等人,今天就来说一说洪金宝的妻子,高丽虹。
那个年代美女如云,堪称神仙打架的时代,而很多美女明星都是通过选美比赛开始获得大众的关注的,高丽虹也不例外。1984年,高丽虹参加了“香港小姐”比赛一举拿下了冠军,还获得了“最上镜小姐奖”,她是个混血,在颜值方面本就比较突出,自然很容易吸引人。
高丽虹的父亲是澳大利亚人,母亲是中国人,因为家庭关系的原因,她的英语和中文都说得很好,虽说是在香港长大,但是粤语水平却有限。大概也是因为语言方面的缺点,高丽虹参加完选美比赛之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是她的心中一直有个演员梦,所以为了梦想,高丽虹也在努力练习口语,终于攻克了粤语这个难关,也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俾鬼捉》这部电影是王祖贤主演的,也是高丽虹出演的第一部作品,之后她也与不少圈内知名演员有过合作,和周润发、王晶、洪金宝等人都一起拍过戏。《原振侠与卫斯理》也让高丽虹看中了武打片的市场,开始有了练武的想法,今后也想走武打演员的道路。
于是心中有了梦想之后,高丽虹便拜在了洪金宝门下,向他学习武术。洪金宝当时在圈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很高,是有名的功夫大家,导演,武打演员,还创立了自己的洪家班,钱嘉乐、皱兆龙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在与洪金宝日积月累的相处过程中,二人对彼此的了解逐渐加深,而且洪金宝带着高丽虹出演了不少影片,让高丽虹对这个男人心生膜拜,虽说洪金宝体型很胖,但是功夫很好,十分灵活,这也让高丽虹对他很有好感。
有这样一个大美女对自己如此爱慕,是每个男人都会沦陷的吧,洪金宝自然也不例外,二人相爱没几年就步入了婚姻殿堂。
结婚以来二人的感情一直很深厚,过得十分幸福,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与高丽虹在一起之前,洪金宝曾有过一段婚姻,当时他与韩国女人曹恩玉结婚之后还生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离婚之后孩子们也都跟着洪金宝生活。
对于洪金宝的过去,高丽虹不仅丝毫不介意,甚至还将他与前妻的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最初的时候孩子们也很不满意高丽虹出现在父亲的身边,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渐渐看到了高丽虹的善良,也明白了父亲身边确实需要有个女人来照顾,他们兄妹几个也确实离不开高丽虹的体贴。
结婚没过多久,洪金宝就想前往美国发展,可是这时候英语成为了他的一大难题,要不是高丽虹做起了他的外语老师,相信洪金宝在国外的发展也不会那么顺利了。
在好莱坞发展期间,洪金宝凭借着在《过江龙》中的出色表现,名字也享誉国内外。重新回国发展之后,洪金宝的事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巅峰时期,他不仅做演员很出色,做导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成为人人景仰的圈内前辈。
洪金宝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实力和功底之外,也离不开高丽虹这个贤内助的帮助,如果没有高丽虹为他打理家事,为他照顾孩子们,他又怎么能够安心发展自己的演艺事业呢?可是在这段婚姻关系中,高丽虹始终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毕竟洪金宝已经有那么多孩子了,他也不想与孩子们心生间隙。
三十年的婚姻,高丽虹一直毫无怨言,全心全意对待洪金宝和孩子们,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就是相互的,她的好,洪金宝能看到,孩子们也能看到,也会加倍对她更好。
有人说高丽虹这样的选择实在是不值得,毕竟她有优越的美貌,也有实力,值得嫁给更好的人,但是对于她来说,洪金宝就是她的软肋,就是她的归宿。
洪承畴,明朝福建泉州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以年仅23岁的年纪便考取进士,前途无限光明。洪承畴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他不光读书读得好,带兵打仗也是很有一套。崇祯二年(1629年)在任陕西督粮参政的洪承畴便带兵剿灭数百叛农民起义军,一时间威名大震,众人瞩目。要知道一个进
2025-02-08 00:31:50战国四公子,以孟尝君为首。作为战国后期被人交口称赞的“君子”,孟尝君以善于交结门客,结交有识之士而声名远播,然而,如此王安石曾如此评价孟尝君:“孟尝君一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曾经以信义著称的孟尝君,为何在王安石的眼中连君子都算不上。这又是为什么呢?一、礼贤下士,来者不拒,孟尝君:会偷东西
2025-02-08 00:25:46为了维护和巩固一姓江山,封建社会的历代君王都会大力褒扬那些忠于自己和从一而终的臣子,比如伊尹、管仲、屈原、诸葛亮、魏征、范仲淹、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同时,也会大力贬抑那些背叛自己和朝秦暮楚的臣子,比如中行说、吕布、安禄山、石敬瑭、刘豫和吴三桂等人。 洪承畴剧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根据各自的历史功
2025-02-08 00:21:02自南宋以来,黄河就实现了“夺淮入海”,对江淮地区的威胁也变得更加严重。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黄河上游生态破坏严重,使得黄河的泛滥、改道的频率加快,治理黄河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清朝初期,黄河泛滥问题越发严重。根据统计,顺治年间,黄河大决口就有15次;康熙初年(1662—1677年),黄河决堤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025-02-08 00:10:11“鸡鸣狗盗”一词,出自《史记》,原意指学鸡鸣叫来骗人以脱险、装成狗的样子来盗窃,本意指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本领或技能,并无褒贬之意,后来渐渐成了贬义词,用以比喻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会一些低贱卑下、旁门左道、投机取巧的技能,用以偷偷摸摸行为的人。而“鸡鸣狗盗”典故的主人公,正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
2025-02-08 00:06:5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