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香港的女儿梅艳芳个人资料

21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2 07:48:41    

梅艳芳,1963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小时候的梅艳芳,出身并不好,算是香港的底层家庭,家中四个孩子,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而她排行最小。家庭的贫困,即使最小的她从小也没有受到过宠爱,4岁起便已经跟随姐姐们登上舞台表演,舞台之外,她还要给客人端茶倒水,就是为了口饭吃。而那个时代,她并不能因此而获得很大的荣耀,那时候的歌手被叫做“歌女”。因为这个身份,她没少被自己的同学嘲笑与欺负。

即使这样的童年遭遇,在别人看来很悲惨的遭遇,梅艳芳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她没有因为自己做的这件事而感到丢脸。反而她觉得唱歌能给自己吃口饱饭,能照顾家里的哥哥姐姐,她很心满意足。因为她的内心热爱唱歌。后来谈起童年的这些事,她说我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哭过,因为哭了才更丢脸。

梅艳芳生于舞台,舞台带给了她和家人的生存,她热爱舞台。一直到了1982年,香港的歌唱大赛,19岁的梅艳芳一首《风的季节》直接震惊评委,也让更多的香港人认识了她。紧接着推出第一首专辑《心债》,但是市场反响却并不好。于是1983年,梅艳芳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男人,刘培基。在那个年代,玉女多多,梅艳芳的长相并不算很出色,也正因为如此,刘培基大胆地给梅艳芳设计造型,于是梅艳芳就成了百变天后,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造型,在当时整个亚洲都很风靡。

于是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梅艳芳出了很多代表作,有《胭脂扣》《川岛芳子》《何日君再来》《半生缘》《钟无艳》《男人四十》等等。有人是天生的演员,有人是后来学成的,而梅艳芳则属于前者。不管是在和哥哥张国荣,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等各种大腕对戏,她都能表现出那种天生就会演戏的姿态。

与赵卓文的恋情,这段恋情也是梅艳芳生前对外公开的最后一段。当时的梅艳芳已经如日中天,火遍大江南北,却依然被这个初出茅庐刚到香港打拼的内地小伙子所吸引。彼时的赵文卓一脸正气,不抽烟喝酒,于是二人很快陷入热恋中。但是也被当时的媒体大肆报道,并不看好,觉得赵文卓吃软饭。后来仅仅维持了几年的恋情在2013年结束,梅艳芳走了,赵文卓回内地发展。

我有花一朵

种在我心中
含苞待放意幽幽
朝朝与暮暮
我切切地等候
有心的人来入梦
女人花 摇曳在红尘中
女人花 随风轻轻摆动
只盼望 有一双温柔手
能抚慰 我内心的寂寞

女人花,香消玉殒。天才总是以悲剧收场,2003年,继哥哥张国荣4月1日离世,梅艳芳同年11月在香港红磡举办了自己最后一场告别演唱会。演唱会上梅艳芳穿着洁白的婚纱,她大声地告诉观众,这辈子我要嫁给舞台,嫁给音乐。结束的时候,她穿着4米长的婚纱,缓缓走向舞台高处,转身一句“再见”。从此世间再无梅艳芳。

风华绝代,一代天后梅艳芳就这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只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眷念。后来,因她对香港的艺术贡献,梅艳芳被媒体称为“香港的女儿”,她的雕像永久地竖立在香港星光大道上。

相关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凭什么被推为千古一帝?

  唐太宗李世民,一个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皇帝,一个与秦皇汉武齐名、有文韬武略的皇帝,一个曾经被封为法家代表人物的皇帝,一个因执行所谓“让步政策”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皇帝,一个因在各种电视剧中热播、在通俗作品中细说或戏说而被老百姓街谈巷议的皇帝,一个唯独历史家已经无话可说的皇帝!《光明日报》特约清

2025-05-25 00:33:17

魏国回光返照,罕见大败秦军,此人若做魏王,秦国安能一统天下!

硝烟弥漫的战国时代,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群人,他们出身高贵,却心系天下;他们礼贤下士,广交天下英豪;他们仗义疏财,不惜一掷千金,他们,就是史称“战国四公子”的传奇人物,而在这些闪耀的名字中,信陵君魏无忌,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以“窃符救赵”的英勇壮举名垂青史,他的军事

2025-05-25 00:21:22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经历与卓越社会贡献的传世之帝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一说陇西狄道,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

2025-05-24 00:51:42

信陵君窃符救赵,擅杀大将晋鄙,幕后操纵者竟是个看城门的老头?

公元前257年的一天深夜,魏王的寝殿内,宠妾如姬正在急切地寻找虎符,而魏王已经醉倒在了床榻上。如姬冒如此大险,只因受信陵君所托,盗取虎符,带军解赵国邯郸之围。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是当时魏国国君魏安釐王的弟弟,因封地是信陵,所以世人称其为信陵君。他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

2025-05-24 00:22:43

战国后期,三位将领曾大败秦军,他们分别是谁?

在战国后期,尤其是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山东六国除非抱团,否则难以和强大的秦国相抗衡。换而言之,此时的秦国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不过,在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而精锐的秦军,也出现了较大的损耗。因此,以下三位将领依然取得了战胜秦军的成绩。但是,这三人的结局,同样令人叹息。一、信陵君魏

2025-05-23 00:24:5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