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本期推出:“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一声惊雷般的巨响打破寂静,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中国从此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这一天,恰巧也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物理学家钱三强51岁的生日。
四、三、两、一,起爆!
1937年,刚刚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钱三强通过公费留学考试远赴欧洲,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做研究生。1946年,钱三强在研究铀核裂变中取得重大成果,发现并证明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的现象,他和夫人何泽慧被国外媒体盛赞为“中国的居里夫妇”。然而就在此时,钱三强选择回到祖国。
钱三强:科学家们发现,在任何一种物质里面,就是它的所谓原子核里面,包含着非常巨大的能力,从原子核里面取出大量的能,这将帮助人类大大地提高生产,改变生活的面貌,这将把人类社会带进一个新的时代……
您现在听到的,是钱三强先生1955年时的一段讲话录音。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开创工作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科院院士胡仁宇回忆,在钱三强的谋划和组织下,一大批科学家从国内外聚集起来。短短几年,近代物理研究所就从建所初期的十几个人增加到了150多人。
胡仁宇:我是觉得,他是我们新中国在核科学跟技术的创业者和奠基者,当时的研究所分了五个大组,这五个方面实际上把核科学技术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都创造起来了。
1955年,党中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钱三强被委以重任,负责制定原子能发展规划。1960年,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四年后,钱三强和新中国的科学家们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
钱三强:原子弹爆炸以后产生高速度的冲击波,能够形成每小时800公里到1000公里的大风,它们的破坏力量相当于2000吨到3000吨的黄色火药的威力。原子武器是大规模毁坏的武器,我们必须禁止使用,但是原子弹的威力并不是大得不可想象,而且是有可靠的防御的方法。
钱三强30多岁时已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实验物理学家,如果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必定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回国后,他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专心从事科学组织工作。“学以致用,报效祖国”,这是钱三强在异国他乡时的座右铭,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当年曾有人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回到中国?钱三强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监制:高岩
策划:武俊山 李谦
主笔:杨宁
播讲:长悦
统筹: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单丹丹
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含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会让人疲惫不堪的。启示:这句话并非让我们不要去追求知识,而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精力,有选择地去学习,避免盲目地贪多
2025-08-12 00:56:5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