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代沫个人资料:那些年的“嚣张”,最终还是自己扛下了所有,回不去了

18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4 19:12:45    

李代沫,1988年5月9日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从小就喜欢音乐,学习单簧管,唱歌,高一开始就到酒吧驻唱练习音乐,大学考上沈阳音乐学院,主修美声。

2012年李代沫参加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节目,因为一首《我的歌声里》进入刘欢战队,开启了李代沫巅峰音乐时期。当年同时参加《中国好声音》的学员很多都是非常有实力的歌手,比如平安、张伟、吴莫愁、袁娅维、吉克隽逸、金志文等。李代沫能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他的演唱,编曲,以及他的音色无可挑剔。

都说人红是非多,李代沫通过好声音走红后,他以前的黑历史都被人给扒了出来,看的人大跌眼镜。谁也没有想到声音这么温柔的背后,有着让人倍感“恶心”的历史。

减肥虫事件

李代沫以前非常胖,跟在《中国好声音》中看到的相差太远,2013年有人网上爆料李代沫为了减肥吞食减肥虫,原来李代沫因为肥胖,自己心爱的女朋友离开了他,经历了这种痛苦,李代沫开始励志减肥。运动,减肥茶,减肥药,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后来他接触到了减肥虫,这种东西价格非常昂贵,对人的身体伤害特别大,一条虫就得10万。买了几条尝试后成功减掉了30多斤,但是身体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注:这种减肥虫有很大的风险,朋友们不要尝试。

侵权事件

李代沫因为《我的歌声里》火起来的,这首歌是曲婉婷的原创,李代沫在没有原创本人和唱片公司授权的情况下,私自改编了原创的歌,并且打上原创的标签,成了自己的成名曲。

李代沫也收到了唱片公司的律师函,即使在当时对于版权看的不是很重,李代沫的侵权事件,在网上也沸沸扬扬的流传了很长一段时间。

同性恋事件

正当侵权时间逐渐消散之时,网上有一个名叫“一颗卤蛋”的男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和李代沫的照片,并且配了文字“我之前的男朋友,我们感情特别好,后来火了,就分手了”,并且@了李代沫的微博,男网友直指李代沫是自己的男朋友,爆料李代沫火了以后,抛弃了他。

不知道是炒作还是真实事件,但是从“一颗卤蛋”发布的照片来看,感觉不像假的。后来李代沫好友爆出了李代沫和“女朋友”的“讲和短信”,内容恶语相向,爆粗口。也出现了“同志”等露骨之词,坐实了同性恋事件。

吸毒被抓

2014年3月19日,李代沫在自己公寓里吸毒,容留他人吸毒,被北京朝阳区警方拘留,判刑9个月罚款2000元。李代沫自己承认了吸毒的事实,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

李代沫自己说他吸毒是在2012年上海,有几个朋友去酒店找他,给他说这个东西好,能够激励创作,就开始了吸毒。后面也停了很长时间,这次吸毒是因为工作不顺心,压力比较大,就把以前的几个朋友又聚到一块吸毒的,他会积极配合,非常后悔吸毒,渴望回到舞台。

直播卖货

李代沫出狱后,说自己暂时没有复出的想法,一直在创作音乐。虽然很努力,但是大家对于吸毒后的李代沫关注的越来越少。以至于他的歌越来越少的人在听,粉丝全部取关。迫于生活压力,不得已在抖音直播卖货,还要求粉丝刷礼物,粉丝们却并不买账,李代沫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近期李代沫又发了新歌,但是大家对于李代沫的作品不再热捧,早已当做可有可无。

相关文章

申不害变法短暂强大了韩国,更开创了帝王权术的先河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

完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迹

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

霍光辅政:为何霍光死后,霍氏就迅速败亡了?你看他们干了什么!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

庄子:读懂十句话,做个明白人

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含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会让人疲惫不堪的。启示:这句话并非让我们不要去追求知识,而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精力,有选择地去学习,避免盲目地贪多

2025-08-12 00:56:57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深深感慨。在那个战祸连年的时代,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内心向往的只是为国尽忠,力求战乱环境下的一方太平。但就在他们忠心耿耿为国尽职的过程中,却也被不解风情之人误解,甚至误导君主,最终付出了沉痛代价。廉颇和蔺相如

2025-08-11 03:24: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