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馆讲解员朗诵抗战诗歌《不朽》。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据新华社消息,5月5日,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罗昌平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判处被告人罗昌平有期徒刑七个月并承担在新浪网、《法治日报》和《解放军报》上公开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罗昌平被判刑,是对其侮辱英烈的违法行为的惩罚,表明了法律对此类行径零容忍的态度,也会在全社会产生警示作用,提醒更多人依法依规发表言论。
需要明确的是,任何个人言行都有法律的边界,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有其倡导并遵循的价值观。这是维系社会有序发展的必备“要件”,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义务以此规制个人言行。
去年10月,罗昌平通过其新浪微博发表侮辱英烈、诋毁英雄的言论,舆论一时骇然。对英烈做出抹黑、丑化等亵渎行径,不仅侵害了英烈本人的名誉权,给英烈亲属造成精神伤害,也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民族和历史感情。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英雄烈士更不应成为任何人博眼球赚流量、提高所谓“影响力”的工具。此类行径,为法律所不允,也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当今中国社会的岁月静好,是因为当年有烈士的“负重前行”。慎终追远,不忘来路,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尤需我们传承、发扬,绝不容许亵渎、诋毁。
罗昌平被判刑,也是对发表类似网络不良言论行为的警示。诋毁、辱骂英烈,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误导公众认知,此类行为,只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反感,不仅得不到想要的“流量”和“影响力”,也会将自身置于法律的禁区。
4月28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崇尚英雄、尊重英烈,依法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鲜明价值导向。
在褒扬、崇尚英烈的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好他们的名誉、荣誉,坚决依法惩处亵渎、否定英烈事迹和精神的行为,向一切侮辱诽谤英烈的行径,坚决说不,才能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座,为每个人的正道直行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撰稿/流水(媒体人)
编辑/辛平
校对/吴兴发
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