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
768年生于长安,随父兄生活,其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韩愈3岁父去世,由兄长韩会扶养。
7-12岁:
随兄嫂生活,10岁随兄居官韶州。12岁时随嫂扶兄丧返河阳,兄长早逝。
13-20岁:
17岁,随寡嫂郑氏避乱宣城,在宣城读书。19岁时至京师长安。
21-25岁:
往返于宣城和长安参加科举考试,3次落榜,终于在25岁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登第,考中了!
26-28岁:
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同年嫂子郑氏逝世,韩愈返回河阳,为其守丧五个月。再度回到长安参加考试又失败,先后三次上书,自鸣不平,均为得到回复。《马说》作于此后。
29-33岁:
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成为董晋和徐州刺史张健封的幕僚。
34-36岁:
通过吏部铨选,第二年春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后晋升为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地区大旱,韩愈查访后,目睹严重的灾情,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谎报关中粮食丰收。韩愈愤怒之下上表《论天旱人饥》,遭李实等人谗言,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师说》《厚道》作于此期间。
37-38岁:
先后为阳山县令和江陵法曹参军。
39-41岁:
返回长安,官授国子博士。
42-43岁:
在洛阳先后任尚书都官员外郎、河南令。
44-49岁:
返回长安,先后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韩愈认为自己才学高深,却屡次遭贬斥,创作《进学解》来自喻,宰相看后很同情韩愈,改韩愈为比部郎中,修撰《顺宗实录》,后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50-51岁:
随裴度前往蔡州平乱,因功授职刑部侍郎,撰写《平淮西碑》。
52-53岁:
因上书《论佛骨表》劝谏,被贬为潮州刺史,此期间作文《祭鳄鱼文》《柳子厚墓志铭》。
54-56岁:
返回长安,先后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作《柳州罗池庙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首。
57岁:
824年八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在长安家中逝世,终年57岁,谥号“文”。
魏文侯不拘一格任人才是广为人知的,他每任用一个重要的大臣都是经过侧面多方打听的,认为合适了,才放手去用。西门豹是相国翟璜推荐的,经过魏文侯的认可,被任命为邺城令。邺城是魏国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北临赵国,扼守着赵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文侯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三晋联合的政策,但对赵国向南扩张势力还是有所忌惮有
2025-08-27 04:23:55在中国历史上,霍去病是一位令人铭记的军事天才,他以年轻的身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汉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不仅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本文将为您揭开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探讨他的军事成就、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一、
2025-08-27 01:13:30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