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刘雪华个人资料:北京生、香港长、台湾红,哭戏被赞泪如珍珠

93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03 14:48:44    

古代传说中鲛人流泪会变成珍珠,后来被形容美人落泪。如果说演员落泪像珍珠的,那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刘雪华。

她是琼瑶御用女主,见证了琼瑶剧最辉煌的时代,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她是台湾人。实际她是北京出生香港长大的艺人,多元文化的背景塑造了她独特的气质。

1959年刘雪华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之家。刘父给她取名雪华,希望女儿像雪花一样无瑕。1964年刘雪华随家人移居香港,父母按传统淑女模式培养她,因此她的国画画得很好。

但她却很有主见,自己报名参加学校的铅球队,disco跳得也好。

70年代香港电影业兴起,从小有表演欲的刘雪华对演员产生了兴趣。

虽然当演员并不在刘家父母的计划中,但当时正好赶上长城电影公司招演员,父亲的朋友林楚楚就推荐她入行。林楚楚是中国第一代电影女演员,丈夫是中国电影之父黎民伟,孩子、孙子都是圈内人。没错,她就是黎姿的奶奶。

有林楚楚的保荐,18岁的刘雪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从上千人中脱颖而出,考进了长城电影公司。

起初刘父还是反对的,但看到长城对刘雪华很好,每天车接车送,有专人保护她,又是女儿的兴趣所在,也就慢慢接受了。早年间由于长相比较英气,加上那个年代武侠片最热门,于是刘雪华主要演侠女,参演了《情不自禁》《通天临记》《白发魔女传》等电影。

同时她还跟TVB合作了《他的一生》《妙手神偷》。

随着事业发展,刘雪华被邵氏电影邀请,比较有名的是和张国荣合作的《杨过和小龙女》《少女慈禧》。

因为在《少女慈禧》里的精彩表现,她被台湾琼瑶电影的御用导演刘立立发现,邀请她出演《笑傲江湖》任盈盈。

二人合作愉快,从而又被琼瑶发掘她演感情戏的天分。感情戏难免要哭,而哭戏是非常考验演技的,能让观众动容的才算好哭戏。

虽然之前演的都是侠女,但情感丰富的刘雪华演起哭戏显然是个中翘楚。不仅梨花带雨,更是如有神功:她的眼泪宛如珠玉一颗一颗流下,不仅不会弄花妆容,更是收放自如彷如水龙头;表情也依然到位,台词一句不差。

很多演员哭起来五官扭在一起鼻涕直流,虽然也是很敬业,但在观感上不如刘雪华。

她的哭戏彻底打动了琼瑶。琼瑶盛情邀请让她住进自己家,家具床品都是琼瑶亲自去挑选。刘雪华作为御用女主,跟制作人琼瑶、导演刘立立也开启了铁三角的合作模式,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

她也创造了无数经典,比如《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雪珂》《哑妻》等等。自带的清冷倔强、贤惠坚强气质,让她塑造了很多个大女主的形象。《庭院深深》播出时更是以超过50%的高收视率成功创造80年代琼瑶剧的收视奇迹,她也凭《庭院深深》获法国巴黎首届华语影视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之后又凭《风里的爱》获台湾电视金钟奖视后。

琼瑶的戏主打都是年轻美人,长辈角色往往都是陪衬并无太大发挥。到了90年代中后期,奔四的刘雪华已不再适合演少女、少妇,琼瑶又不舍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花旦演配角,于是两人只能减少合作。尽管刘雪华并不在意此事,结束了跟琼瑶的合作后她开始进军内地,转型演长辈角色。

1996年她在大陆拍《女强人》意外发掘了范冰冰,后者在2008年邀请她出演自己投资剧集《胭脂雪》的长辈角色,算是一段佳话。

90年代末,刘雪华就已经开启了自己的长辈之路,比如2000年的《怀玉公主》,她客串的竟然是孝庄太后这个祖母角色,演她孙子的孙耀威比她才小14岁。

之后她也就在古装剧里的皇亲贵族、年代剧里大家族的长辈路上一发不可收拾,《甄嬛传》《新还珠格格》《宫锁心玉》《陆小凤与花满楼》《锦绣未央》《花谢花飞花满天》里的太后、《胭脂雪》《春天后母心》的母亲等等,几乎成了太后专业户,可能是因为形象贵气吧。

事业上没有太多遗憾,但感情上刘雪华颇为坎坷,她自己也说是恋爱脑。

曾先后跟圈内人张佩华、刘德凯相恋都没成功。尤其后者,刘雪华怀孕六个月时才发现对方已婚且育有三个孩子,刘雪华遭此打击不幸流产,还被迫摘除子宫,成为她一生的痛。

好不容易找到了后来大她13岁的先生郑育昆,两人于1999年因合作电视剧《傻阿甘》相识并结婚,婚后十分和睦。

可就在2011年,对方却在上海不幸坠楼身亡。坊间对坠楼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心脏病饱受折磨选择跳楼轻生,有说是意外。

但丈夫的离去给刘雪华造成了重击,她一度精神崩溃暴瘦几十斤,最后还是靠拼命拍戏才走出来。

丈夫去世后刘雪华独自在上海居住,除了拍戏深居简出,一独居就是十年。她坦言自己像个普通老人,一个人在家就把电视打开放到睡着。言语中不难听出内心的孤独,有点心酸。

不过好在她还有事业。如今63岁的刘雪华依然活跃在银幕上,对她来说拍戏如今已经是一种精神寄托。

希望刘雪华在晚年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呀。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