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作家王朔个人资料:我有一颗“无处安放”的心

28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2 07:49:18    

王朔本人,我没有亲眼见过,但他的书,却读过不少。

都说书如其人,我想王朔先生也不例外。

尽管他曾经讲过,他写过的那些书,写完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但并意味他可以逃脱“书如其人”的宿命。

言外之意,他写的那些文字,实际上,还是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他内心的活动世界。

我们先看他的一些语录,即:

“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致女儿书》敢于对抗所有人,把梦做到底,是一种做人的极致多一分远见,就少一分刺激穷途末路的人才对过去眷恋不已一帆风顺也是一种乏味。主要还是要看结局,结局可观,过程有些起伏将来都是谈资。有趣的人头脑都是开放的,听什么都不大惊小怪”

从这些文字当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出一颗躁动到“无处安放”的心。

什么叫“无处安放”?

其实一颗心之所以“无处安放”,大都是这三种情况所致,即:

一、不想受束缚

我们读王朔的书,最大的收获并不在于文字的优美,而在于他总在不经意之间,说出了我们内心深处不敢说的话,或者是无法表达出来的一些想法,让人一下子产生认同感。

而这正是读他的书最大的享受。

当然,他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大都源于他有一颗不想受束缚的心,尽管这颗心并不一定坦荡到圣人那样的境界,但相对于绝大多人而言,却已足够真诚,这是绝大多作家以及同类都无法做到的。

正是有鉴于此,我个人才讲他有一颗“无处安放”的心。

二、历经世事,有些看透世事之意

近二十年来,据说王朔一直处于隐居的状态,很少有作品问世。

有段时间,还看到有媒体说他正研究《金刚经》,若真这样的话,我本人倒想先一睹为快。

当然,有时候他也会参与创作一些影视的剧本,用他的话说,不过是为了生活罢了。

而这样的人,若不是历经世事,看透世事之后,很难做到。

从另外方面讲,唯有看透世事,才有可能不为世事所累,或者说,不为世事所累,这颗“无处安放”的心,才可能有地方安放吧!

三、不屑于与身边的一些人交流所致

其实无论是在作家圈,还是影视圈,抑或是其它圈,人们“逐利”的心态,往往都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方式重复出现,从未停止过。

而这种情景,对于那些看透世事,另有追求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障碍。

或许多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他才宁愿选择隐居,而不屑于与身边的那些人交流。

当然,这也是一颗“无处安放”的心,常常会做出的选择以及呈现的状态。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正是我为什么讲作家王朔确实有一颗“无处安放”的心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菜根谭》《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左传》《曾国藩全集》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