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1973年9月11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歌手、演员、制片人、导演。
苏有朋自小便十分聪明,喜欢上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如:珠算、心算、奥数、英语、写作、书法等等,并学习电子琴,参加学校合唱团。
他的父母怕他太辛苦,想要减少他参加的特长班,他还用绝食做抗议。最终父母没办法,只好让他继续学习。
他也不负众望,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全校第一,并且不断刷新自己保持的成绩记录。
1988年,苏有朋初中毕业,15岁的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全台湾排名第一的中学——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
中考过后,由于母亲觉得他只会学习,没有其他社交活动,生活过于单一,为了让他拓展兴趣,母亲瞒着父亲,鼓励苏有朋向台湾学生综艺节目《青春大对抗》投应征助理的简历。他与陈志朋、吴奇隆三人同时被《青春大对抗》节目组录取,“小虎队”在同年正式出道。
小虎队在当时有多火呢?
他们的“逍遥·货柜·小虎队”台湾巡演演唱会持续了6个月,20场场场爆满,创下各项记载:场地最大,交通最乱,人员最多,时刻最长,叫声最高。。。
1988年到1991年是小虎队最红的时期,期间举办了30多场演唱会、发行了7张专辑。
但是他没有放弃学业,长相乖巧的苏有朋是队里的“乖乖虎”,经纪公司还要宣传他学习好的“人设”。
然而要扮演乖乖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苏有朋在自传《我在建中的日子》中谈到自己的压力:
“我怕要是我没有考好,在路上遇到一些带着小孩的母亲们,必定都会指着我,然后跟他们的小孩说,“你看,那即是只会玩不会念书的乖乖虎。”
高一到高二,苏有朋因为参加太多演艺活动,学习成绩很差,做为台湾最牛中学,建中是那种只有学习好才会获得尊重的地方,管你是不是明星。
苏有朋在书里写到:“每到考试都要去求同学帮忙,借笔记、问重点、间解题方法。但是同学通常都不太理我,在建中一切以功课挂帅,大家都认为功课好才是真的好,并不认同我的特殊身分。”
“我常常因为外务而没有上课,很多人觉得不读书考不好是活该,那是一种可怕的孤独,没有人会同情你,只会视你为异类,或者瞪眼睛等著看你的下场如何。”
于是到了高三,苏有朋暂停了所有演艺工作,一心备考。期间的艰辛他在《我在建中的日子》这本自传里写得非常详细了,有兴趣的学渣朋友可以找来励志励志。
苏有朋在书里说:“我下定决心好好用功读书,只为了努力摆脱这个噩梦般的阴影。什麽宣传、名气,我可以说放下就放下,一点也不犹豫。”
1991年,苏有朋以全台湾理工科系排名第五的成绩考取台湾最好的大学台大机械系。
以小虎队当时的地位跟TFBOYS差不多,演艺活动的量也差不多,苏有朋这个成绩相当于王俊凯以重庆市第五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才是真学霸吧。
由于父亲投资失败,败光了家里的钱,苏有朋在大三的时候不得不选择退学,当时也成了轰动全台的大新闻,在重视教育、重视榜样的台湾,苏有朋的这一举动当时被骂惨了,在电影《我的少女时代》里就提到这件事。
苏有朋在消沉了几年之后转战内地,凭借《还珠格格》里的五阿哥,重又回到了演艺事业的正轨。
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把邹忌描写成一位善于自省而又清醒的人,看起来着实是齐国的贤臣。成语“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是齐国两位很有才能的人。在当时的齐国,邹忌相当于是丞相;田忌是宗室,在孙膑的帮助下善于军事,田忌和邹忌,也就是一将一相。我们能在田忌和邹忌身上看到传说中的将相和吗?事实上,邹忌不
2025-09-02 01:16:36自古以来,文人士子都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论出身,无问西东,骆宾王也同样。但遗憾的是,科举不第,加上仕途艰难,尤其是遭人密谋设陷,骆宾王只能以“戴罪”之身,另辟蹊径,应募从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自孩提起,骆宾王不仅学文,也练武,因而具有出将入相的潜质,再加之“书剑传家”是骆氏家族的传统
2025-09-02 00:49:52他是盛唐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因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让其名字入围我国文学史殿堂,他便是盛唐诗人王翰。他为人个性鲜明,豪放不羁,喜欢饮酒,仕途极为不得意,但正是因为这种性格造就其诗歌华丽,感情奔放的特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位唐朝诗人王翰的十首诗作,体会其诗歌的独特性格与豪迈之气,相
2025-09-01 04:10:53申不害在韩国做了十几年的相国,主持改革实行宪法,使韩国用十五年时间变得强盛起来。申不害是战国时期一位颇有名望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京(今河南荥阳人),出身低贱,原先是郑国的低级官吏,后来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国。在韩国为相时期,韩国的国力已经在诸侯中属于劣势了
2025-09-01 01:47:10说起战国时期的名将,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然而战国的时间跨度长达两百多年,怎么会只有这四位名将呢?其实,在战国中期还有一位默默无闻但值得称道的名将,他击败楚国,打败秦国,甚至还攻破了函谷关,打得秦国被迫割地求和,这位名将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战
2025-08-31 05:59:2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