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龙应台个人资料:我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这句话被断章取义了

64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8 08:22:19    

震惊!龙应台: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原来,这句话被断章取义了

原创:蓝色的夏天 爱读书的种花同学 2023-04-21

近日,龙应台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众人热议。

小编没能看到原文,只看到了这篇文章的标题:In Taiwan , Friends Are Starting to Turn Against Each Other。

将这句话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在台湾,朋友开始反目成仇。

有人将龙应台所著文章的大意发布了出来。

这些自媒体人概括道:当前,台湾内部之间已经分裂;这种朋友间的交锋象征着,大陆未开一枪,台湾已受到伤害。

无疑,龙应台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期小编来谈一谈对龙应台的印象。

在小编的记忆里,龙应台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学生阶段的各类课外阅读刊物上。有时,学生们需要作答的阅读理解题目也节选自她的作品。

龙应台的文集《亲爱的安德烈》与《目送》曾火爆中学校园。龙应台的丈夫是外国人,安德烈是混血儿。

小编对“安德烈”这个名字很敏感,因为他是《战争与和平》中的主人公的名字。龙应台为孩子起的这个名字是否有寓意,小编不曾知晓。

龙应台还有一个身份,她曾担任台湾文化部的负责人,属于官方系统。

此外,龙应台最为大陆人们熟知的一句名言是那句:“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

这句话非常经典,几乎成为龙应台的标签了。

小编原本认为这句话来自龙应台在香港进行的那次讲座。

事情是这样,有一次龙应台在香港一所校园演讲,她向观众提问,有没有一首启蒙的歌。

台下一名戴着黑色眼镜的小伙说:“在我过去的20多年中,我的启蒙歌曲应该是‘义勇军进行曲’。”

此时,观众席有哄笑声,也有掌声。

小伙继续说道:“但是,这首歌曲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其政治性,作曲者在他的作品中是否需要承担一定量的社会责任?”

龙应台回道:“在它成为国歌之前,它不是国歌,它是抗日歌曲,我会觉得一个好的作品,它就是好。”

台下一名穿着白衬衫的观众回答道:我想起刚进大学的时候,很多师兄带我们唱‘我的祖国’。”

龙应台惊讶道:“真的?这首歌怎么唱?头一句是什么?”

台下观众们竟然集体合唱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观众们唱得抑扬顿挫,还挺好听。

龙应台喝彩道:“我们鼓掌一下好不好?”

全场鼓掌,龙应台大笑。

因为这件事,龙吟台被很多网友所讥讽。当时,小编也觉得她被打脸了,这个人不爱国。

就在今天,小编怀着好奇心,去查了一下龙应台那句名言的出处,结果,令小编大跌眼镜。

原来,龙应台的这句名言来自于2010年她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其原文是:“谁在乎‘大国崛起’?至少我不在乎。

我在乎的是刚才我所说的文明刻度——你这大国怎么对待你的弱势少数,你怎么包容意见不同的异议分子,这,才是我在乎的。

如果说,所谓的大国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为豪的,是经济的财大气粗……”

原来,龙应台的原话是这样讲的,过去,小编并没有深入了解那句话的出处。

碎片化的信息,会给个人对社会的理解造成障碍。果然,应该提倡传播系统的文化知识。

相关文章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把邹忌描写成一位善于自省而又清醒的人,看起来着实是齐国的贤臣。成语“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是齐国两位很有才能的人。在当时的齐国,邹忌相当于是丞相;田忌是宗室,在孙膑的帮助下善于军事,田忌和邹忌,也就是一将一相。我们能在田忌和邹忌身上看到传说中的将相和吗?事实上,邹忌不

2025-09-02 01:16:36

骆宾王是如何成为从军西域第一诗人的

自古以来,文人士子都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论出身,无问西东,骆宾王也同样。但遗憾的是,科举不第,加上仕途艰难,尤其是遭人密谋设陷,骆宾王只能以“戴罪”之身,另辟蹊径,应募从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自孩提起,骆宾王不仅学文,也练武,因而具有出将入相的潜质,再加之“书剑传家”是骆氏家族的传统

2025-09-02 00:49:52

盛唐备受忽视的诗人,王翰这十首诗,豪放不羁,感情奔放,真经典

他是盛唐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因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让其名字入围我国文学史殿堂,他便是盛唐诗人王翰。他为人个性鲜明,豪放不羁,喜欢饮酒,仕途极为不得意,但正是因为这种性格造就其诗歌华丽,感情奔放的特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位唐朝诗人王翰的十首诗作,体会其诗歌的独特性格与豪迈之气,相

2025-09-01 04:10:53

申不害:改革之路,道家本源!

申不害在韩国做了十几年的相国,主持改革实行宪法,使韩国用十五年时间变得强盛起来。申不害是战国时期一位颇有名望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京(今河南荥阳人),出身低贱,原先是郑国的低级官吏,后来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国。在韩国为相时期,韩国的国力已经在诸侯中属于劣势了

2025-09-01 01:47:10

被遗忘的战国英雄,挫败楚国、攻陷函谷关、让秦国割地求和

说起战国时期的名将,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然而战国的时间跨度长达两百多年,怎么会只有这四位名将呢?其实,在战国中期还有一位默默无闻但值得称道的名将,他击败楚国,打败秦国,甚至还攻破了函谷关,打得秦国被迫割地求和,这位名将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战

2025-08-31 05:59:2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