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镜头这个名词,很多明星啊,网红啊,甚至很多普通女人,为了上镜,拼命减肥!理由是:只有够瘦,上镜才好看!
近日,我打开电视机,被一部电视剧里的旗袍服装吸引了。
这是一部由秦岚,吴谨言,聂远,韩庚等人演的民国到抗日期间上海商人易家的生活。
剧中,外景拍得不多,大多情景都是发生在易家花园里面的。
既然没有外景,那么演员们的造型和服装自然是观众们最关注的东西了。
第一集里,剧情演的是易家大小姐钟灵,三少爷钟杰,三妹钟秀等人赶赴他们父亲易兴华的生日盛典。
盛典中,女人们一个个婀娜多姿的。这一集,饰演易家二小姐钟玉的吴谨言尚未出场,我看了,觉得挺养眼的,着实羡慕!
第二集,在南洋新加坡长大的二小姐易钟玉终于要出场了。
为了她的出场,导演和编剧们花了不少心思,搞了好几个噱头。目的应该是想让易家其他人眼前一亮。(事实是想让观众眼前一亮。)
可惜事与愿违,一出场的易钟玉穿着一身平平无奇的白色宽松旗袍。我当时心里想的是:M啊,这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女主角?
连续两三集,剧情里本该是最有钱也是见识最广的易家二小姐,就两条长得差不多的白色裙子穿来穿去。
与大小姐易钟灵和三小姐易钟秀多变的服装相比,二小姐看上去完全没气场。
虽然演员吴谨言擅长用发急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展现她的气场。可是由于身材和服装的不匹配,她的气场在我看来远远不如秦岚(饰演大小姐)和张楠(饰演三小姐)的那种温和淡定的气场足。
一投足,一说话,让我感觉吴谨言真的不像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
接下来的剧情中,也许是为吴谨言专门改制了几套衣服,她的服装多起来了。
可是每一套衣服都要搭配一些多余的饰品,要不是帽子,要不是头巾,要不就是大大的外套。
看来导演和在场的工作人员发现吴谨言在大小姐和三小姐的身边显得实在太娇小的原因吧。想着通过一些外在的饰品来加大的她的身材。可惜,这些造型,让吴谨言显得更加瘦小了。
因为瘦,吴谨言的脸部特写也不如秦岚的稳定。
感觉吴谨言的眼角皱纹比秦岚的还多点。
于是我搜素了一下两位的年龄;
资料显示:秦岚生于1979年,吴谨言出生于1990年。两人年龄相差11岁,镜头里的二人的脸部胶原蛋白,秦岚的好过吴谨言很多。
不止秦岚,在服装方面,打败吴谨言的还有在剧中饰演继母的苗圃。虽说她的头发造型不是很好,但是这些旗袍穿在她身上,每一套都很得体。
看过苗圃演的穆桂英都知道,她之前很多剧里的角色都是那种能干的急性子。可是在这部剧里,我们明显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苗圃,那么地有分寸感,那么地从容。
整个剧看下来,每个人都是走得自然平淡风。就连动不动拔枪的军阀司令大女婿席维安也是稳稳地在那里演着。
除了那个说话像赶集的易家二小姐。
于是,我们发现,吴谨言在这部剧里真的很格格不入。
再然后,吴谨言的粉丝出来吐槽了,吐槽导演造型丑,故意把他们的偶像弄丑了。
在粉丝们吐槽的同时,我在想,或许给她换上裤装就好了。
毕竟她的身份是从南洋归来的,穿套装是合理的。
导演们也确实为她安排了几套套装,我本以为只是裙子不合适瘦瘦的她,没想到,套装更不适合。
穿上套装的吴谨言像是随时准备上场表演的魔术师,完全不像一个资本家大小姐。
所以说了,真的不是瘦就适合上镜的。人要胖瘦合适才行。
人不能太瘦了,太瘦只会让你看上去营养不良。太瘦只能让你看上去没有气场。
最后上一张集体的大合照。这也是剧中开头的剧照。
科举偏重文官出身 武人阶层难突破我国科举制度从隋朝正式确立,到唐朝初期已日趋完善。科举为人才提供了一条升迁通道,也广泛吸纳了社会精英。但是,科举的重心在文试,武人想要通过此途径进入仕途,往往难以突破门阀士族的壁垒。“我唐家三百年,攻战必有奇功”,唐朝的辉煌战功有目共睹。但讽刺的是,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
2025-04-25 02:41:07他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他门客三千,曾为承诺窃符救赵。他也曾是秦统一路上最大的阻碍,却终因猜忌而郁郁而终。魏无忌,即信陵君,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是战国四君子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仁爱宽厚。魏无忌素来礼贤下士,士人们都争前往魏国归附于他,高峰时曾有3000门客。由于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
2025-04-25 01:14:44武则天——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帝中华文明长河中,不乏传奇人物留下指路明灯。武则天,就像一盏亮丽的明灯,熠熠生辉。她拔地而起,成就不凡,是历史上第一位以“圣婉皇后”身份正式入葬大唐皇陵的女帝。武则天有怎样的经历,走过怎样的路程,最终让她在男尊女卑的时代站到了帝王之巅?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传奇人生。武则天出
2025-04-25 00:54:01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诞生,然后延续1000多年的选拔人才的考核制度。但是科举制在确立之初,还存在许多可以改进的问题,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在科举制度“这座房子”上面修修补补,所以才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科举制度。不过要论哪一朝哪一代对科举制度改革最具代表性,肯定要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科举制度在她
2025-04-25 00:08:17武则天的政治改革:打击门阀,扶植庶族武则天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削弱门阀权力的措施。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增加了科目,首创殿试,初设武举,极大地扩大了选官范围。她的朝廷中涌现出一批如娄师德、狄仁杰等贤臣,形成了“君子满朝”的局面。吏治整顿与反腐武则天继承了贞观年间的整顿吏治政策,严惩贪污腐败。她派
2025-04-25 00:01:3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