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可能很多乐迷朋友要对我口诛笔伐,或者有人说“危言耸听”,或者有人说“不知所谓”,或者有人要骂我为了博取流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题党”。那么到底我为什么这样说,且听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衡量一个歌手是否有资格成为“天王”,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小编自然也是一家之言,大家有所疑问,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周杰伦,1979年生人,2000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Jay》,2001年发行专辑《范特西》,奠定其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其实小编一开始对周杰伦是拒绝的。他刚一出道所唱的歌曲,喜欢的人喜欢的要死,不喜欢的讨厌的要死。我就属于后者。
对于小编这样从小听刘德华、周华健歌曲长大的人,习惯了款款的曲调,优雅的歌词,猛地一听《双截棍》、《龙拳》这样具有嘻哈曲调的歌曲,心中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鬼?而且周杰伦最为人诟病的是,唱歌好像口齿不清,听他唱歌,总感觉他的嘴里有一个大鸡蛋,看到当时他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实我心中是不以为然的。
一直到后来,他推出歌曲《东风破》、《青花瓷》乃至《菊花台》这些具有浓厚中国风的歌曲,我才发现,原来他这么有才。对他的观感慢慢地发生变化,逐渐的接受了他的曲风,到现在已经转为喜爱了。
回到起初的话题。如何衡量一个歌手是否有资格成为“天王”?我认为最少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具有广泛的粉丝基础。周杰伦甫一出道,就以《双截棍》横扫乐坛,所到之处,万人空巷,引起轰动,在当时乐坛形成了“周杰伦”现象,所出专辑张张热卖,共获四届世界音乐大奖最畅销亚洲艺人的称号。就连跨界进军电影圈,拍摄的电影《头文字D》,票房也突破6千万,首次执导《不能说的秘密》,也成为当时的热点现象,成为一个娱乐圈的传奇;
二是引领了一个时代。周杰伦出道前后,香港“四大天王”已成疲态,很多所谓的“天王”处于退隐半退隐状态,当时的华语乐坛正处在一个真空状态。周杰伦的横空出世,为当时的华语乐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也让很多歌迷惊呼,原来歌还可以这样唱。我认为,周杰伦出道至今,最少引领了两个时代。一是以《双截棍》为代表,使西方的嘻哈曲风大行其道;第二是以《青花瓷》为代表,使“中国风”成为时代浪潮。
第三,一位歌手想成为“天王”,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从2000年出道至今,整整18年时间,周杰伦的经典作品层出不穷。励志歌曲《蜗牛》、温情歌曲《听妈妈的话》、清新小品歌曲《断了的弦》等等都是广为传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牛的是,大多数歌曲都是他自己谱曲演唱的,更牛的是他还为蔡依林、南拳妈妈等歌手写了好多超流行金曲,对于他的才华,小编是深深佩服的。
四是要有持续的后劲。为什么说周杰伦是当今华语乐坛最后一位“天王”呢?小编认为,和他同时代的王力宏、陈奕迅其实也是有资格称为“天王”的。但是王力宏自从以《龙的传人》和《唯一》等走红歌坛以来,近年来很少有爆款新作问世。去年新发行的数字音乐专辑销量不尽如人意;陈奕迅自从《十年》、《好久不见》等歌曲后,这几年也没有力作问世。所以我说,王力宏、陈奕迅等人,虽然也可称为“天王”,但是缺乏后劲。而周杰伦2018年的春晚歌曲《告白气球》一直霸屏,刚刚发布的新歌《不爱我就拉倒》,短短几天就登上各大音乐排行榜首列。这难道不是他的实力的体现?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含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会让人疲惫不堪的。启示:这句话并非让我们不要去追求知识,而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精力,有选择地去学习,避免盲目地贪多
2025-08-12 00:56:57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深深感慨。在那个战祸连年的时代,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内心向往的只是为国尽忠,力求战乱环境下的一方太平。但就在他们忠心耿耿为国尽职的过程中,却也被不解风情之人误解,甚至误导君主,最终付出了沉痛代价。廉颇和蔺相如
2025-08-11 03:24: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