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生日那天,张信哲再次独自一个人度过。在采访中,记者忍不住问他:“那段青春里的感情,你至今有遗憾吗?”张信哲凝视着窗外,良久才轻声说:“我想,那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
张信哲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从小在琴声和歌声中长大。他拥有与生俱来的音乐才能,经常在各种比赛中夺魁。20岁那年,张信哲在一场校园歌手大赛中脱颖而出,被著名音乐人相中,成为滚石唱片的新人。1987年,张信哲21岁时推出个人专辑《说谎》,一举成名,被誉为“情歌新生代”。
1993年的一天,张信哲来到香港做新专辑的宣传。他摘掉墨镜和口罩,刚走进电视台,就看到一个长发女生死死盯着他,两眼放光。她叫朱小妹,是张信哲的忠实歌迷,对张信哲的一切都非常关注。
朱小妹出生于1970年,比张信哲小3岁,身材很好,166cm的身高,配上白皙的皮肤和飘飘长发,让她很容易就成为了香港一家电台的音乐编辑。她第一次听到张信哲的歌声,就被他的声线征服了。从此,张信哲的歌成了她生活中的必需品,她听着他的歌上班下班,做饭睡觉。
朱小妹平日里忙碌工作,生活平淡无奇。她把所有情感投注在张信哲的歌声中,渴望能遇见这个男神。听说张信哲要来香港宣传,朱小妹高兴得睡不着觉,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守在电视台门口。
见到偶像的一刹那,朱小妹激动得眼泪都飚了出来。她跟了张信哲一周,去他的每一个宣传场所。最后一天,朱小妹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日记本交给了他,里面尽是对他的倾慕之情。她没有奢望回应,只希望张信哲能从日记中汲取创作的力量。
回到台北,张信哲忙于工作,将朱小妹的日记本丢在了行李箱底。直到11月整理行李时,他才发现了那本粉红色的薄册。张信哲随手一翻,就被朱小妹真挚动人的文字吸引住了。
“我常常沉浸在你的歌声中,以致走错了电车站”,“你出现在我的梦里,午夜梦回,我的眼里盈满泪水”,朱小妹的文字句句戳中张信哲的心。一个普通女孩对自己的爱,那么感人、那么珍贵。
张信哲按照日记本上的地址给朱小妹回了信,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信里,他说朱小妹给他带来惊喜,欢迎她来台北做客,如果有机会他也会去香港看她。随信还寄去两张新专辑。
没想到张信哲会回信,朱小妹激动得泪流满面。她给张信哲写了封情真意切的回信,说收到他的来信就是被天使亲吻过。
1994年,两人互通了20多封情书,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这年11月,乔装后的张信哲来到香港,和朱小妹度过了甜蜜的约会时光。1995年开始,张信哲频繁来往香港,与朱小妹相拥温存。
然而好景不长,1996年两人的关系被媒体曝光后,张信哲的粉丝对朱小妹进行了群起攻击。他们看不起朱小妹的出身,说一个普通人配不上张信哲。还预言他俩不会走进婚姻殿堂。
有的香港媒体开始疯狂跟踪朱小妹,她和家人的生活无法正常进行。朱小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明白一个小编辑永远跨不过与巨星的鸿沟。
1997年,29岁的朱小妹向张信哲提出结婚,却被对方以事业为重为由拒绝。张信哲说再等他3年。朱小妹失望透顶,她的父母更是劝她放弃张信哲,因为他们不会有结果。
于是,朱小妹选择了放手。她同父母移民到加拿大,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张信哲的生活。张信哲寄去的信件全都石沉大海。当张信哲打听到朱小妹已经离开香港时,悔恨莫及。他发誓一定会把朱小妹找回来,向她承诺结婚。
可惜天意弄人。张信哲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找到移民到加拿大的朱小妹。她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出了他的世界,而他注定会为这场初恋付出一生的代价。
感情的创伤让张信哲痛苦不堪,他借助工作来逃避。同在一个公司的著名音乐人李宗盛,为此特意为张信哲创作了一首《别怕我伤心》来安慰他。2004年,张信哲的新专辑《下一个永远》取得巨大成功,张信哲也在内地获得高人气。
后来的十几年里,张信哲发行了多个畅销专辑,事业达到新高峰。而那位日思夜想的女子,早已消失在风里雨里。当年那份炽烈的爱,也仅仅成为他音乐里的一缕幽香。
弹指间,30年过去了。“情歌王子”的光环依旧环绕着张信哲,但他的内心早已不再属于歌坛。因为那首《爱如潮水》,他的真心早已随一个女孩飘散。每当想起,张信哲还是会轻声叹息:
“我此生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和她再次相见。”
一段青葱岁月的爱恋,成为张信哲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正如林夕的歌词所写:“你出现在我最美好的季节,但故事未完待续,你已不在场。” 对张信哲而言,朱小妹永远活在他1993年的夏天,和一首未完的歌。
虽然那个女孩早已远去,她给张信哲的刻骨铭心,也已融入他的歌声,成为他音乐的一部分。遗憾是人生的调味品,而爱情,不需要圆满,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