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愿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鳖,倒海索奇珍。兰考焦裕禄,耿耿铁精神。——《赞焦裕禄同志》
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共产党的好干部,好同志,以及兰考县父老乡亲的好子弟。焦裕禄在兰考县任职期间,发展兰考县经济,使得兰考县脱贫摘帽,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焦裕禄同志1922年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的一个贫苦的农奴家庭。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是他的父母还是尽力让年幼的焦裕禄上学学习知识。焦裕禄七岁就去了学堂,在学堂中学习刻苦认真,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但是在贫穷的年代总是缺少读书的环境。在1932年焦裕禄的家乡就发生了饥荒。年仅11岁的焦裕禄就不得不退学了。焦裕禄在家帮助父母干农活,种地。在他的回忆中还说自己除了农活外还到处卖油卖锅饼,以及运煤卖煤。年长之后有了力气还去到煤窑去做工。随后爆发了抗日战争,焦裕禄四处逃难,还在地主家当过雇工。
年少时贫苦的生活锻炼了焦裕禄坚定的意志。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焦裕禄就选择了返回家乡。在家乡的焦裕禄看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翻身做主人的美好生活。于是毅然决定入党,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从1946年焦裕禄入党后,他就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不管是上山下乡,参加游击队,还是土地改革,学习进修。他都时刻牢记着自己作为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
在1962年,焦裕禄同志调任到河南兰考县。初到兰考县的焦裕禄就遇到了压在兰考县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并不是地主阶级或者贪官污吏,而是沙灾,水灾和盐碱地三大自然灾害。而就在焦裕禄调任兰考县的第一年,兰考县就遭遇了严重的灾荒。于是焦裕禄下定觉醒必须根治这三大自然灾害,他身先士卒,带领着兰考县老百姓治沙,治水,治盐碱。在焦裕禄不懈的努力之下兰考县的现状终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在焦裕禄42的时候。身体却因为过度的劳累而不堪重负。这位心系人民群众的书记,在病重之时,兰考县的县委同志以及群众代表前来看望。焦裕禄没有谈及自己的病情,反而关切的问道自己住院以来兰考县的生产生活秩序,以及治理流沙的成果。在听到兰考县的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有序,欣欣向荣时十分高兴。
之后焦裕禄的大女儿去医院看望焦裕禄,那个时候焦裕禄的病情已经开始恶化了。当他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儿之时还是勉强撑起身体,对女儿语重心长地说:“爸爸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我作为党员,留给子女的遗产只有一本《毛泽东选集》,就作为送给你的礼物吧。”焦裕禄同志严于律己,对待家人也是时时刻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在焦裕禄同志的教育之下,他的三个儿子,三个女儿都继承了焦裕禄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里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焦裕禄的长子焦国庆从小就有当兵保家卫国的想法。焦裕禄得知后十分的高兴,并鼓励焦国庆参军入党。焦国庆在15岁那年选择参军,之后就被分配到了相对较为艰苦的沈阳军区。沈阳军区位于贫瘠的山里,条件十分的艰苦。但是焦国庆不喊苦不喊累,在大山之中一呆就是二十一年。
焦国庆参军之后并没有利用自己父亲的声望获取便利,而是从基层一步一步的做起,从一名最普通的战士,再到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直到副团长。一直到1989年的焦国庆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脱下了自己挚爱的军装退伍转业。焦国庆在转业之后到了开封市地税局工作,勤勤恳恳的为人民服务。
焦守凤是焦裕禄的长女,在1963年焦守凤高中毕业。此时焦裕禄任职的县委得知后表示政府机关正好缺少一个打字员,可以分配给焦守凤,但是焦裕禄得知此事后断然拒绝,焦裕禄说道焦家的儿女好活出样子,不能生活方方面面都要依赖他人。
焦守凤得知这件事后并没有因此记恨自己的父亲,而是将这句话作为自己一生的人生信条来执行。当自己的儿女劝说她下岗后可以利用焦裕禄后代的身份来解决工作问题,也被焦守凤拒绝了。
焦守云多年来一直在整理父亲留下的资料,并且致力于宣传父亲传递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虽然自己身处平凡岗位,但是时时刻刻以身作则,为社会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的时候焦守云就获得了开封市奥运火炬手的资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父亲的精神。
焦守军是焦裕禄最小的一个女儿,虽然是女儿身但是十分热爱当兵。焦守军在高中毕业后就参军入伍。在队伍中遇到脏活累活也是一马当先,喂猪,喂羊,挖坑道更是从不喊累。在随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焦守军更是坚守在阵地第一线,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步不退,在之后的作战中荣获了三等功。
军旅生涯的峥嵘岁月让焦守军获得了十分多的荣誉,在退伍后领导看到焦守军的战功后十分敬佩,计划让其担任科长职务,却被焦守军婉言谢绝。并且推荐了比自己更年轻,精力更充沛,专业技能更丰富的同志来担任这个职位,表现出了作为军人的担当。
焦跃进是焦裕禄的第二个儿子,这个儿子与焦裕禄更是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不仅仅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片赤诚,更是在上线下乡活动中主动请缨来到了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兰考县插队,在插队过程中吃苦耐劳,为兰考县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焦宝刚是焦裕禄最小的儿子,同时也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岗位上面对老百姓的生活困难有求必应,尽心尽力的为人民服务。面对犯罪分子时则绝不手软,破获了数个重大案件,是人民眼中的守护者,也是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执法如山的人民警察。
焦裕禄的六个儿子无不继承了焦裕禄的精神,不搞特殊化,吃苦耐劳和为人民服务,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用自己的行动焦裕禄精神传达给了更多人。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含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会让人疲惫不堪的。启示:这句话并非让我们不要去追求知识,而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精力,有选择地去学习,避免盲目地贪多
2025-08-12 00:56:57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深深感慨。在那个战祸连年的时代,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内心向往的只是为国尽忠,力求战乱环境下的一方太平。但就在他们忠心耿耿为国尽职的过程中,却也被不解风情之人误解,甚至误导君主,最终付出了沉痛代价。廉颇和蔺相如
2025-08-11 03:24: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