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难道是本教人怎样炼钢铁的书吗?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用这个书名?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题目心生不解,这本书到底是写什么的?好奇地翻开书的扉页,废寝忘食地读完之后才明白它是教人变得坚忍不拔的。本文侧重于表露书中主要内容,揭露主旨。
此“钢铁”非彼钢铁。生活中我们熟知的钢铁都是需要经过诸多工序、高温炼制而成,这本书的题目由作者巧用比喻,将主人公历经苦难、变成铁骨铮铮的硬汉比作艰难炼钢,歌颂了主人公保尔钢铁般不屈的品质。
童年时期的主人公保尔在神父瓦西里的恶言恶语、狠毒踢打下,坚强得像一块偏执的顽石,无惧艰难,让人赞叹又心疼。他年少爱玩,无拘无束、自由似野草,大胆地在老对头神父家里,把烟末撒进做复活节蛋糕用的发面上。神父气急了,将他赶出教室。保尔孤零零地坐在最下面的一层台阶,像自己的妈妈,觉得愧对悉心照顾她的妈妈。
后来,在一节课上,神父坚持自己信仰宗教里的神论,相信圣经,而不理会保尔口中的科学事实。这还不够,两人不但意见分歧,神父暴力地把保尔的脑袋往墙上撞。之后,这个教父对保尔百般欺辱,使保尔受尽了折磨。生活中,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很难一一很好应对,古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年幼的保尔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算不上是太正式,只是去帮忙打个零工,在车站的食堂里。好在食堂里的同事们友好,即使将被厚厚的雾蒙上脸的十八岁少女弗罗霞喊成“大婶”,弗罗霞体谅一笑,继续干活儿去了。他生涩,但悟性极高,但这一切又都笼上了大人恶狠狠地警告,比如“再做不好的话,小心我叫你吃耳光!”。
每个人都有帮人干活儿的经历。与保尔的出发点不同,人们是为了谋生活,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你会做得更好,相信自己。受到鼓励鼓励的人们,内心暗自下决定,要做到成功。最终往往果真尝到了胜利的果实。由此看来,一个人的胜利与他人加油鼓劲是密不可分的。但书中的保尔,他凭着幼小的身躯与足以摧毁一切的意志力,做好了食堂烧茶炉的工作。他把大肚子茶炉烧旺,他提起脏水桶,快速倒到污水池,任人吩咐。他筋疲力尽,一夜没合眼,辗转徘徊,几乎累得跌倒在地上。他坚持着,坚持到替班的人来。
爱情是美好的。她或许像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羞怯地拽着裙角向你走来;她或许并不美丽,但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你会被对方迷住;她又或许热烈奔放,像酣畅淋漓的巴西桑巴舞,像入口极辣的烈酒。总之,爱是让人向往的。而初恋,又是爱情中最美妙的一种。这不,书中的保尔有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儿——冬妮娅。
在冬妮娅眼中,她遇到的是个晒得黝黑,认真钓鱼的男孩。在保尔眼中,冬妮娅穿着文静,着白色水兵服和银灰色短裙,头发是栗色的,扎成一条粗大的辫子。两人初次见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遇到了两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他们对冬妮娅不怀好意,没话找话地搭讪。保尔警告他们离开。两个小混混也不服气,口出脏话,和保尔动起手来。保尔知道对方来头不小,一个是机车库主任的儿子,一个是律师的儿子。他们一再挑衅,保尔忍不住了,和他们打了起来。结果两个小混混,风流不成反被打得满地找牙。冬妮娅笑靥如花,为保尔——这位小英雄叫好。可以看出,保尔是有头脑,能理性分析的。他不是屈服于权贵的阿谀小人。他不畏强权,敢于为自己申不平,他是值得敬佩的被保尔狠狠地修理了一顿
这段朦胧、模模糊糊的感情从一段保尔与冬妮娅的赛跑开始。要知道很多女生都渴望被保护,希望能依靠在未来另一半坚实的臂膀里。但也不乏有“女强人”,希望爱人与自己实力相当,甚至女强男弱的。冬妮娅外表看上去乖巧讨喜,但性子要强,不服输。她第二次遇到保尔时,保尔是从河里游出来的。
上了岸,保尔头发湿漉漉的,面色窘迫。她与保尔小聊了几句,这使保尔打消了要走开的念头。他打开话匣子,流利、熟络地和冬妮娅聊自己的经历。仿佛两人已经认识了很久,已经亲密无间。像久别重逢的故人,可以无话不谈。像最熟悉的陌生人,让人忍不住想要接近、了解。正当保尔打算离开时,冬妮娅提议,两人一起赛跑。保尔本打算让着女生,结果比赛开始,他发现冬妮娅是个强劲的对手。最终保尔追上了冬妮娅,两人气喘吁吁。冬妮娅不服气地说了一句,“没有人能追上我”。保尔觉得与冬妮娅亲近极了,与冬妮娅相处的画面被永久保留在他的记忆里。正如杜拉斯所说,我遇见你,我记得你。
这座城市天生适合恋爱,而你天生适合我的灵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短暂相处之后,他们很快分手了。
要说全书的中心,还是保尔勇敢无畏、奋战杀敌的英雄事迹。保尔在热血革命者朱赫来的待定下,投入到革命当中去。他的阵地首先是在铁路,后来,保尔健康情况恶化,在朱赫来的引荐下,带着介绍信去了团省委。在那里,他当了个不脱产的共青团书记。空前激烈的血战里,敌军像猛兽般咆哮而来,向红军战士们猛扑。红军的枪里喷射着死亡,将敌人一个个击倒。保尔内心担忧着。他带领着保尔小队,走出坎坷,甚至自己的脚陷入深不可测的泥潭里、衣衫褴褛,鞋都破的不像样。他决定做点什么,来反抗。他戒了烟,戒掉了这个自己的老毛病。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队友们没一个看好他,但最终他做到了。
但在随从作战中,他的身体垮了。这样的飞来横祸,又有谁能预料到呢?他正当壮年,满怀着一腔革命热血,却碍于身体原因,不能去前线作战了。他失去了信心。他甚至于怀疑起生命,觉得失去价值。他百感交集,最终汇成了一股力量——他要创造自己的价值,好好奋斗。我着实被这金子般难能可贵的决心感动到了。他于我心中,是志气比天高的真正男儿郎。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