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西厢记的作者是谁(西厢记的真正作者是谁?是关汉卿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1 11:15:41    

《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该剧取材于唐代元镇的《会真记,讲述了一位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冲破重重阻挠,打破门第禁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部元代杂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色彩,提倡自由的婚恋观,这在中国古代是非常超前的思想。

感染了一众痴情的男女。



关于西厢记的作者问题,一直以来也有着不同的说法。

大多数人认为西厢记的作者是元代剧作家王师甫。

元代钟寺丞所著的络鬼部明代主权的太和正音谱里,都认定王师甫是西厢记杂剧的唯一作者。

但从明代中期开始,很多学者都对西厢记杂剧是

王师府独自创作一事产生了疑问。

因为元代刊本的西厢记早就失去了踪迹。

现存的版本是明代学者校定版本。

有人提出,西厢记杂剧的作者与剧作家关汉卿也有一定关系,并产生了西厢记是王十甫创作,在由关汉卿续写的说法。

这一说法的依据是,西厢记全剧五本21折。

而其中的第五本与前四本在写作手法上差距很大。

风格上与王师府其他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与关汉卿的风格倒是非常接近。

关于王师甫和关汉卿二人的生平,史

料文献中描述的较少。

他们都是作品比作者本身要出名的代表。

明代戏曲作家徐富作在三家村老尾谈里提到。

西厢记第五本的文学风格与语言和前四本非常不统一。

即使其中的哑语、俗语和一些措辞在第五本里表现得很突兀。

这个观点也被明朝末年学者卓润越所认同了。

卓人越为了进一步考证西厢记的第五本语言的不协调,将唐代元稹的慧真剂相比较,得出了一个结论。

慧真记所宣扬的是始乱终弃。

西厢记的作者沿用了慧真记的女主人公崔莺莺,在前四本中,对于始乱终弃仍有所保留。

能看出慧真记中崔莺莺的影子。

到了第五本,却将之前的人设加以改变。

让崔莺莺与原作失去了关联。

以此来看,西厢记第五本与前四本的作者肯定不是同一个人。

这个观点在明朝末年被大众所认可。

以至于崇祯年间的西厢记校正本,直接标明了本作是王师府编著,关汉卿续写的,成为了文学界的定论。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于王师甫和关汉卿编著西厢记的观点提出了否定意见。

中国文学史的作者游国恩认为,所谓的王师府编著,关汉卿续写的说法,是源于封建统治者对西厢记思想内容的排斥而杜撰的。

学者陈中凡也同意尤国安的观点。

他认为,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每一折由同一人独自唱到底。

但是现存版本的西厢记却没有这种限制,在王师府生活的元代初期是不具备这一条件的。

而且啊,王师甫的另一部著作丽春堂在思想内容上与西厢记的区别非常大。

两个著作在艺术成就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西厢记的风格更像是元代中晚期

的创作风格。

当时元曲创作阵地南移到了杭州地区,在受到了南方戏曲的影响后,才形成了西厢记的文学风格。

这部著作与王石甫和关汉卿的风格都不是很搭,更像是元代晚期戏曲家们改编而成的。

这个观点逐渐被古文学研究者们所认同。

有的人仔细研究了西厢记的情节发展,发现内容在时间上有些疏漏之处。

最终的结局也和全剧主题有所不同,这就表示最初的西厢记在第四本惊梦之后就结束了。

如果从第四本来做结尾,整部西厢记就非常圆满了。

既符合传统戏曲的结构特点,同时又改变了戏曲作品以大团结来结尾的通病。

否定了当时芙蓉七贵的封建传统观念。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非常优秀。

但第五本的最终结局非常不符合元代初期的社会观,在当时根本是不存在的价值观。

第五本的结局思想是,元代末年,文人知识分子们的社会地位因为重新开办了科考制度而得到改变后,才有了冲破门第束缚的自信。

才有了类似如今凤凰男这一人物的出现。

所以,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现存版本的西厢记并非王石甫和关汉卿所作,而是元代末期的曲作家所改编的。

只是附上了二人的性命罢了,他的真实作者已经无法探寻了。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