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得失寸心知作者是谁(杜甫很励志的几首杜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3 09:00:53    

诗圣杜甫对自己一生的所见所感,嘻笑怒骂都能写成诗篇,短则数句,多则千言,正如他自己所写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后来中唐诗人元稹评价杜甫说,自从历史上有诗人以来,还没有像杜甫那样能够集诸多诗家大成的诗人。韩愈则更推崇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清朝人徐增在《尔庵诗话》里称杜甫为“地才”,其诗歌自成一代规模,与诗坛天才李太白、人才王摩诘并称。


后来稍微读点诗书的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没有不知道杜甫诗篇的。君王们最喜欢杜甫忠君爱国的一颗心,如“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读后总是让人心动不已,甚至涕然泪下。

百姓们最喜欢他笔下的各种乡村景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类诗作形象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景观,充满着诗圣对人间的大爱。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一如白鸥在云水间浩荡振飞却长期居无定所。但他却一如既往地以惊人的毅力和恒心坚持着自己忧国忧民的理想信念,忠贞不屈,感人不已。

杜甫是一位悯人忧天的诗人,一位生活中极少自暴自弃的诗人,他的作品里时不时的会传出几句具有抗争精神的佳句。今天白马君就向诸位诗友推荐几首比较励志的杜甫作品。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的尾二句尤其激励人心。前六句通过对东岳雄姿进行栩栩如生的刻画,让人一读即感到东岳历历在目,气势迥然,五岳之首的岱宗果然名不虚传。在齐鲁地界之外仍然能看到泰山的青色身影,正因为“齐鲁青未了”,才激发诗人把登上东岳之巅,以俯视脚下的群山作为一种荣耀的魄力。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

世上无难事,只要敢登攀。不畏任何困难,勇攀高峰,这样站在高处才能俯视一切。这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令人振聋发聩的原因。那么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谁没有为自己的宏远目标而慷慨激昂过呢?所以在生活中和工作当中我们也一定要学习杜甫笔下的这种雄心壮志。


《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与写于青年时候的《望岳》不同,杜甫这首《泊岳阳城下》写于晚年漂泊到湖南岳阳时。前两联写出诗人在冬日极尽苦寒的水上漂泊生活,后两联寄托甚深却又茫然无从,这即是所谓的前途未卜在诗人内心的反映。但就是在这样最艰苦的日子里,杜甫还是一如既往地展现出他越是在面临困难的时候,越能激发出一种不畏时艰、勇于奋进的昂扬斗志: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临晚年在古岳阳城下的小船中徘徊,可惜了老杜那赤胆才情,报国大志。虽然在此地不能为国家尽才尽心,但自己愈发地激射出铿锵的胆气。图南未可料,这一句包含了老杜在迷茫的那一刻具有拼一把、 赌一把的豪迈。变化有鲲鹏,是老杜对自己才难尽用的自信,坚信自己能如千里鲲鹏背负青天,一展平生夙愿。

在人的一生当中特别是面临窘迫的环境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学习杜甫那顽强抗争、不甘服输妥协的精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上面这段诗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的开头前十六句。这原本是一首杜甫自叙生平的长诗。在上面这一段里杜甫陈述了自己刻苦用功读书后所练就的惊人才华和平生的志向,并与那些不学无术、毫无上进心的纨绔子弟作比较,辛辣地揭穿了当时社会上才大难为用的黑暗现象。

自己曾经下大功夫努力学习过,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有真才实学,就要展示出来给伯乐们看才有机会被推荐被任用,因此诗人用不着谦虚。杜甫好像在自诩一般,实际上还真不是吹的、盖的,最其码从这首诗在杜诗同类作品中的影响力来讲,他确实是才华横溢。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果不读书破万卷,何来下笔如有神呢?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能激励一代代的学子们刻苦用功,立志于读书。


《题柏学士茅屋》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所写。因为诗人仰慕学士柏大虽居山林当中仍然勤学不辍,由此感慨而发,把这首诗题写在人家的茅屋墙壁上面。


尾联是鼓励柏大的侄子辈勤奋用功好好学习的诗句,很有警策感。所谓的富贵,绝不会从天而降,必然是人们勤奋努力后才能有资格享有。从古至今,一定要通过读书获得知识改变命运,才有可能获得富贵,否则只能是空谈: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纵观杜甫一生,并没有大富大贵过,但他那“艰危气益增”的倔强脾性和“读书破万卷”的求学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前进不止。

上面几首诗哪一首让你最心动呢?杜甫还有哪一些比较励志的诗呢?欢迎诗友们和白马君一起在评论区交流学习。

相关文章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元前258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向魏国的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公子无忌)求救。心细的人会有疑问,这应该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怎么成为了两位公子之间的私人交往故事了。原来,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的求救使者络绎不绝。平原君责备信陵君,

2025-05-12 01:25:58

刘邦的偶像、四大公子之首的信陵君为何酗酒而亡?报国无门

信陵君是战国末期一个特别有名且特殊的人物。当年站在乱世舞台上的有这样一个群体,就像以前的F4,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他们全都是在当时战国诸雄当中有一定名气,担当一定的爵位,左右了一定的国政的封侯。不是诸侯王的子侄兄弟,就是诸侯王的丞相大臣。分别是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

2025-05-12 01:18:55

唐太宗李世民才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战神?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

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有大功于国家,为何最后却落寞而终?

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