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说:希腊有个帕特农神庙,埃及有座金字塔,罗马有个斗兽场,东方则有夏宫。
这个夏宫正是我们当年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它曾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建筑典范,民族园林建筑的集大成这者。
只是后来在第2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悍然入侵中国,率3500人进占紫禁城,咸丰皇帝西逃承德避暑山庄,侵略者们在对这座富丽堂皇的东方园林宫殿一番抢夺之后,便一把火焚烧了它,由此震惊世界。
对我们而言,这不仅是文化上的损失,也是我们民族落后挨打的见证!让我们回首那段屈辱的过去,努力学会自立自强!
它坐落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区,曾经与颐和园相邻,始建于康熙年间,后来康熙皇帝把这座园子,奖赏给了后来的雍正皇帝,由此雍正皇帝,就把他当做自己的皇家园林,并经由雍正乾隆数朝而得以扩建打造成一座著名的东方园林建筑。
由于圆明园是清朝的诸位皇帝们在盛夏时节的避暑之所,备受宠爱和重视,甚至要在此办公,也被称之为夏宫。
圆明园号称万园之园,融合了中国的各式园林风格,运用了各种造园的方式和技术,被后世园林界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被当成东方皇家园林的典范。
公元1860年10月6日,在没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只有3000余人的英法联军,便攻占了当时的北京东北郊的圆明园。虽然这里早已没有了正规军,可是仅存的看门太监们依旧表现顽强的气节,当时的守门者只有20来人,他们在历史上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但是为了保卫圆明园却同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当然在完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他们的奋勇却更显悲凉!
1983年在清华大学南部就出土了一块墓志碑,其主人为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讳亮字明亭任公。后来人们发现这位就是在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期间抵抗的20余人太监中的首领任亮。
除此之外在攻占圆明园之后,还有一个人展现崇高气节,他就是圆明园的守园大臣文丰,面对火烧圆明园的情况,他自知无力改变,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无力守卫什么,但是他没有胆怯屈服或者悄悄逃跑,而是毅然选择以身殉园,投海而死,令人赞叹!
大火焚烧之前,贪婪的侵略者们早就将圆明园中所有值钱的东西,搜掠一空。据英国官员后来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宝,包括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的,价值多达600万英镑之多。
除了被抢掠的文物珍宝之外,还有许多因为士兵们不认识或不懂得它的价值的珍贵的图书资料,以及搬运不便的瓷器家具等等,全部当场毁坏,价值不可估计。
最后的结果是偌大的圆明园,在大火之下所剩无几,所有财宝被抢掠一空,并且英军在焚烧安佑宫的时候,宫中的三百余名太监,宫女,工匠等被活活烧死;许多文物流失海外,至今未归,著名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仍然至今未集齐,如此种种都是当时国耻的象征。
火烧圆明园的消息传到热河行宫,咸丰皇帝自觉对不起列祖列宗,毕竟自雍正皇帝以来,圆明园已经历经五代君主,很多军国大事都是在圆明园完成的,这里已经具有着清朝皇室的象征,而今被一个只有3500人的部队给焚烧了,打脸太过严重。
圆明园被焚毁,让咸丰皇帝油然而生出一种难以言明的愤懑和愧疚,这他似乎觉得大清王朝完了,悲愤交加,无颜见列祖列宗,于是怒火攻心口吐鲜血,最终旧病复发!咸丰皇帝因此忧病交加,身体每况愈下,再也没能回到北京,病逝于热河行宫。
偌大大的万里疆域主宰,就这样被一个仅仅只有3500余人的英法列强军队欺凌的仓皇逃窜,历经过五代君主,有着皇权象征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的一把火,所烧的什么都不剩。
关于圆明园的焚毁,对我们而言,除了心痛,更应该的是去铭记这段历史,不要轻易忘记,这是我们花了很惨痛的代价才买来的教训,而这样的教训其实大概只有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似乎没什么道理!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