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和谁(成语“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3 15:15:47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在春秋舞台上近百家的霸业,晋文公名叫重耳,从小聪明好学,虽然才华横溢却低调内敛,因此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辅佐。


在他2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继承了国君之位,就是晋献公,他的颠沛流离也随之而来,因为父亲不喜他的母亲,也因此处处排挤他,他的哥哥太子申生被逼无奈之下被迫自杀给他敲响了警钟,为了活命,他在谋臣的帮助下逃离了晋国。

这一走就开始了19年的逃亡生活,虽然身份是贵公子,但有国不能归,有家不能回,颠沛流离四处寄人篱下,这19年的流浪经历,把重耳锻炼成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与军事外交家,而且得到两位实力大佬齐桓公与秦穆公的大力支援,为他后来成就百家霸业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颠沛流离期间,晋文公在各国之间奔走流浪,受尽了各种屈辱和白眼,有一天他领着随从非常狼狈的来到了楚国,楚国雄霸一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靠近大海,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楚国当时的国君是楚成王,他想向北方继续扩大地盘,这就需要和晋国确立良好的对外关系,于是他以国君的礼仪接待逃亡在外,走投无路的晋文公重耳。

在欢迎重耳的盛大宴会上,楚成王对重耳,自己对他如此的礼遇,若有一天重耳能继承国君之位,该如何回报他?重耳非常机智的回答,楚国人杰地灵,富有四海,玉帛珍宝应有尽有,只有楚成王不喜欢剩余的东西才会流落到晋国,实在是无以为报。

楚成王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无奈之下重耳许诺,如果能重返晋国当上国君,将来两国发生战争之时,晋国将后退90里,古时候军队一天只能行走30里,叫做“一舍”,90里就是三舍,成语“退避三舍”由此而来。

公子重耳后来在姐夫秦穆公的支援下,重回晋国继承国君之位,大力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减轻赋税,很快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强国,但是它要是想成就霸业就必须向南扩张,而楚国此时已经迅速的向北扩张,两国不断的发生冲突,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晋文公继位5年之后,晋楚两国的军队终于短兵相接,就实力而言,楚国根深蒂固,国力雄厚,晋国不是对手,但是楚国的主将是一个华而不实,十分狂傲骄横的人,晋文公抓住时机,决定避其锋芒,主动提出遵守当初的承诺,主动后退90里“退避三者”,旨在诱敌深入。

楚军主将不顾众人反对,一直紧追不舍,晋文公采用抄袭的战术,诱敌深入,成包围之势,楚军大败。这就是春秋时期有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从此之后,楚国变得内敛,不再向外扩张,而晋文公的霸业从此开始,“退避三舍”的成语也广为流传。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