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呈现逐渐融合的态势。隋朝的建立,带来了文学的融合统一,书法方面也开始追求确立新的法度,到了唐朝时期,迎来了中国书法史上的最高峰。唐朝初期,有四位书画名家,被后世誉为“唐初四大家”,分别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们的楷书都具有“清秀瘦劲”的特点。下面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他们的成就以及代表作。
欧阳询
欧阳询是唐初四大家中楷书成就最高的一位,他与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创造了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的“欧体”。欧阳询的楷书看似平正,实际上充满变化,形势险峻,被后世誉为“唐代楷书第一人”,楷书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等,其中《九成宫醴泉铭》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天下第一正书”,颇受推崇,历来被封为学习楷书的模板。
虞世南
虞世南自幼接受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的教诲,深得王羲之的书法真传。与欧阳询不同,虞世南的书法虽然字形也是狭长取势,但却没有那么咄咄逼人,而是更加含蓄、丰润。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夫子庙堂碑》是初唐碑刻中的杰出之作,也是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世南楷书代表作。
褚遂良
褚遂良十分具有创新精神,他结合了前辈们书法的精髓,加以融汇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创造出“褚体”。他的书法融合了汉隶趣味,金生玉润,温雅多方,刚柔并济,是隋唐楷书过渡的桥梁,开启了唐代楷书门户,推动唐朝以及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也是书法史著名的碑刻作品。
薛稷
薛稷是唐初四大家中做到书画双绝的一个,他的书法继承了褚遂良的笔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独特个人风格。他的书法笔法精致、线条纤细、结字宽绰,劲瘦中又带着圆润,宋徽宗创造的瘦金体就是从薛稷的纤瘦用笔中得到的启发。薛稷留下了《中岳碑》《洛阳令郑敞碑》《升仙太子碑》等书法精品,其中记述隋代名臣信行禅师之兴佛教事迹的《信行禅师碑》为其代表作。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