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黄歇
对于黄姓来说,公元前648年是一段最为伤心悲痛的历史,它是当时黄姓国破家亡的年代,也是黄姓历史转折的一个年代。黄国的灭亡,昔日的王公贵族突然沦为亡国之奴;经过战争还活下来的黄国子民,一下沦为奴隶,变为婪国异族统治下的臣民;黄姓也由一个有着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王族国姓,兴落成了普通的姓氏。这是怎的一场悲剧啊!
不过,黄国灭亡后,仍然留在潢川故地的那中分遗民,他们并没有完人绝户,相反,经过300年艰难的奋斗、裂变,黄姓重又获得了新生,他们开始以普通平民族姓的身份去面对生活,迎战未来,通过征战、仕途、务农、经商、讲学等各种方式,来重振黄生宗族的声威。战国晚期,以黄歇为代表的黄氏族姓在沉沦了数世纪之后首次崛起,成为黄姓中兴的代表。
黄歇,是黄国的后代。邓明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楚灭黄,其族仕楚,春申君黄歇即其后。”元代黄晋《族谱图序》亦云:“黄国为楚所灭,子孙仕楚得有黄歇。”《广舆记》也有这方面的记载:“贡歇宅即光州治。”说明黄歇是留居故地的黄国遗民的后代。各地黄姓族谱,都与此说相同。
据各地黄姓家乘,特别是江苏、安徽、福建等地的许多黄姓族谱的记载,黄歇仕楚期间,因为才能出众,最后挂印封侯,称雄诸侯,成为战国四君子之一。了官任左待,后至楚相,封春申君,封原在黄国故地淮北江县。楚考烈王时改封于江东吴国墟,即今江苏常州至上海一带。这样,黄歇家族也自河南潢川一带东迁至东吴一带。因为封地大,黄歇在这些地方都分另别自设都邑,派族人管理。如在今江苏江阴县有君山,也叫黄山,据传即因春申君居此而得名。又有水名申浦,有地名黄田、申港,也都因此而得名。今日之黄浦江,又名申江,据传都是因黄歇而得名,因为传说春申曾邑设在今黄浦江边。据说上海简称申,也都缘于春申君之名。这些在江苏、上海的黄氏家谱中,比如上海《黄氏雪谷公支谱》,都有较详细的叙述。
因春申君与王舅李园之间的斗争,后来,春申君被李园杀死。《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被杀后,李园“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似科春申君的子孙被杀尽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黄歇子孙众多,而且散居各地,他们在政变后,确实大部分被满门抄斩,介幸存下来的也还不少,他们或外逃避难,或隐姓埋名,顽强地生存延继续上来。
据有关家谱古籍记载,春申君的子孙幸存并传衍下来的至少有五支:一支为东吴派,如江西金溪双井谱所记的黄咏,吉安双井谱所记的黄歇之子黄堂,当为一人。妆谱说黄咏于顺墟(今江苏苏州)建黄堂,后谱则干脆将其人取名黄堂,说了曾官至会稽太守,黄姓“四品黄堂”的典故即出于此。另有一支,传说是黄歇长子黄尚,这一支避乱而隐居江夏县黄鹤乡;也有的说是幼子黄婉(即黄究)一支,并说这一支即形成后来的江夏黄氏。学有一支,即迁居黔中府的那一支,《中湘四修黄氏族谱》因此说黄歇“居黔中,子孙繁衍”。另有一支,传说迁居中原阳夏,金溪双井谱说,黄歇次子黄俊,迁居阳夏。《元和姓纂》卷三有一条很重要的记载:“春(氏),《风俗通》云楚相黄歇号春申君,子孙氏焉。”可见春申君的子孙中,确有一支为避祸而隐姓埋名,改姓春氏,成为黄姓的一支重要分支姓氏。此外,楚幽熊提,实际上是春申君的私生子,理应是黄氏的一支。
春申君黄歇被杀后,黄国的这支本应是最发达的事裔,却或遭杀戮,中改性隐居,或逃难异国,宗族的展又一定中衷。《湖南黄氏世谱》因称:“考烈王率,诸黄避李园之祸,始别著籍。”也说明了黄氏当时散奔四方、以待来日的历史境遇。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