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秦武王怎么死的(秦武王在洛阳举鼎被砸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6 09:45:32    

历史看官,茶楼说书人以及许多文史学者,每每提到秦武王都会笑出声来。都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个秦武王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年纪轻轻的非要卖弄勇武,最后落得个双目出血、绝胫而死的下场。

不过,你要说武王的举鼎行为幼稚透顶,或者是意气用事,那就冤枉他了。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有着很强的目的性,一旦成功举鼎,那么功成名就也就近在眼前。


放手一搏

武王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君主,想要功成名就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攻打韩国,东进灭掉周王室,然后取走代表天子身份的九鼎,成为天下霸主。

不过消灭周王室取走九鼎谈何容易,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秦国位于西部,而东部则上有赵魏两国,下有楚国,中间夹着韩国和周国。

如果直接攻打韩国,上下的三个国家都可能偷袭自己,尤其是赵魏两国。

即便没有其他国家的干扰,秦国进入韩国的要冲之地宜阳,就很困难。因为宜阳不仅兵多将广,城池坚固,而且粮草充足,短时间内很难攻破

所以在举棋不定之时,武王便咨询了手下的左右丞相。

要说这一左一右两位丞相还真是对口,一个反对,一个赞同。而结果自然是非常明了,武王本来就想打,自然采用了赞同者的建议。

于是武王派遣赞同攻打的左丞相甘茂前去攻打韩国。甘茂不愧为左丞相,他一出手就用外交手段解决了魏国,还让其出兵帮助秦国一起进攻。如此一来,上面的赵国无法南下支援,武王再派兵盯紧下面的楚国即可。

可即便如此,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宜阳非常坚固,且守城士兵视死如归拼命抵抗,秦军连续5个多月的连续猛攻也未能突破。

此时此刻,但凡有点理智的国君都应该收手,毕竟夜长梦多,万一出现差错搞得秦国大伤元气,那么后果可就不好说了。

然而武王权衡利弊之后,却觉得应该放手一搏,又派出了5万大军协助甘茂。

这一次武王的押宝成功了,甘茂大获全胜成功拿下了至关重要的宜阳。

著名纵横家张仪曾指出,宜阳是秦国下兵三川的咽喉要道,想要“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宜阳就是一个必须拔掉的据点。

所以武王力排众议,孤注一掷,放手一搏,终于使得秦国打通了进入中原的道路,为日后秦国的大一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仅此一项就让武王足以名垂青史。

举鼎示威

虽然秦国打通了通道,让六国震惊,可武王并不满足,他要做的是征服四方,雄霸天下。

正所谓“杀人要诛心”,如今通道已经打开,也就不必着急用武力去征服四方,只要将华夏至宝九鼎控制住,也就等于控制了人心,控制了舆论,控制了天下。

不过直接抢夺未免过于匪气,显得秦国野蛮无理,也不会让人心服口服。既然如此,那么不如来一次“举鼎大赛”,谁能将九鼎举起,谁才有资格拥有代表天子身份的九鼎。



于是武王于大臣孟说故意来了一次举重比赛,当然所举的重物,就是位于洛阳的九鼎,他要当着天下人的面举起大鼎。

说到这里,武王选择举鼎的答案就和之前的解答有所不同了。武王举鼎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他知道自己天生神力,手下还有一帮大力士,只要能将九鼎举起,这就对以后实现大一统的理想,有着巨大的帮助。

而并非是许多人所想的他头脑简单,喜欢炫耀自己的力量,是一个十足的傻帽。相反,举鼎的行为则体现出了他的大智慧。

只可惜,如果不是因为武王有些轻敌,他选择了九鼎中最重的“龙文赤鼎”,最终因为力竭鼎落,砸断了胫骨而亡,那么秦朝的大一统步伐肯定会提前。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