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擅长画虎的画家是谁(5大名家画虎,各有特色!)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6 11:03:45    

华喦:画虎驱狼

清康熙年间,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华喦翻山越岭,徒步几十里,来到苏家坡村。他刚进村口,就听到一阵阵女人的哭泣声。经打听得知,村里寡妇雷大嫂家辛辛苦苦养的几头猪,昨晚被一群狼吃了。

村民们告诉华喦,近来村里来了群狼,家禽、牲畜遭殃,家家户户人心惶惶,全村老少不得安宁。顿时,华喦萌发了画虎驱狼、为民除害的愿望。华喦略略思索,就在通往乡村小道旁的凉亭墙壁上作起画来,很快,一只张牙舞爪的猛虎活灵活现。

华喦 虎将军

当晚,狼群又进了村,突然发现凉亭墙上跃出一只猛虎,张开血盆大口,正向它们扑来,吓得狼群四散逃窜。从此狼群再也不敢来犯了。

华喦画虎驱狼的故事传遍了上杭城乡。300多年过去了,华喦勤学苦练、长期磨砺的故事一直在乡间传唱。


张善孖:爱虎、画虎、养虎

张善孖(1882—1940),现代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名泽,字善 ,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

张善子善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且爱虎,自号“虎痴”,人称“虎公”。兄弟俩原本住在上海,“一·二八”事变起,沪上战火弥漫,风鹤频惊,于是移居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大风堂”,得以安心作画。时有同乡友人得到幼虎一只,知张善孖对虎情有独钟,热情相送。张善孖如获至宝,还给起了个昵称“虎儿”。


刘继卣:画虎圣手

刘继卣(1918—1983)天津市人,杰出的中国画家。他自幼受其父著名画家刘奎龄的影响,酷爱绘画。刘继卣是为万物传神写照的国手,他笔下的雄狮、猛虎、猎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气势非凡,尽显王者之风。

刘继卣先生一生酷爱画虎,关于老虎的绘画最多,也最为精彩!在画虎界有着一定的成就和地位。刘继卣在动物画创作中,把动物形象在高度写实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夸张提炼,善于捕捉动物动作过渡的瞬间动态,表现出比生活中更为完美的形象,并赋予动物以拟人化的情感。

刘继卣由于探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养成随时观察事物的习惯,通过对老虎的骨骼结构、肌理驰懈、皮毛斑纹等内外形体及生理特征的描绘,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老虎不仅神形兼备而且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还赋予了老虎这种“百兽之王”的鲜明性格。


胡藻斌:被忽视的画虎名家

胡藻斌 (1897—1942),名斌,字显声,号静观楼主,生于广东顺德豸浦乡(一说 广东鹤山)。

胡藻斌自幼得伯父胡锦清指授绘画,后随之留学日本,入读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得习西洋,同时深谙日本京都画坛风格。对擅於画老虎的岸竹堂“岸派”画风尤其向慕,因亦肆力画虎,后更以此驰誉艺坛。能将老虎的各种情态通过中西结合的技法,表现得栩栩如生。传世作品有1936年作《双虎图》轴,图录于《现代书图集》。

1935年作 虎

戊寅(1938)年作 虎


山君图


汤文选:画虎亦画人

汤文选(1925—2009),近现代中国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汤文选的水墨虎除了生动之极和有奇妙神韵之外,更有其独特的精神情感的升华与超越。

汤文选说:“画虎的人很多,大多是工笔虎,呲牙咧嘴,威猛异常;或华丽的皮毛,一身富贵气,故有‘俗人爱虎’之说。我以水墨画虎,志在去俗留清,去俗存雅。我是水墨写意,用笔大刀阔斧。我无意刻画老虎的凶残威猛,而是着重表现作为自然生态中的一种生命本性,更多的是拟人化了的内在威严和同类之间、亲子之间的善意和爱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物我两忘。”

卧虎雄姿


1985年起,汤文选痴迷于水墨老虎的研究与探索之中。从繁到简,从工笔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直至最后寥寥数笔,瞬间从容地将虎的身体、结构、动态、神情、意境、意趣,大刀阔斧地画出。

饮虎

综观汤文选笔下之虎,或睥睨环宇,呼啸长空;或虎踞龙盘,惊雷暗生;或回眸中原,从容雍雅;或肃穆沉寂,贵守潜藏;或互吐心曲,殷殷柔切……这哪里是画虎,分明在写人,写自身。在这里,虎之交响旋律,已然轰响。接下来,激荡更深。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