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良怎么死的真实原因(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8 08:32:53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因为她杀过戚夫人、韩信、彭越,很多人把她想得太残暴。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谋圣”张良是如何死的?死后究竟葬于何处?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吕雉之所以不杀张良,是因为她压根就没想过杀张良。而且张良也没有必要杀掉,杀掉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弊端一大堆。更何况张良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人。

第一,张良贵族世家出身,祖父张开地与父亲张平都是韩国宰相,刘邦剪灭诸侯称帝,张良与背后贵族集团功勋卓著,吕后想主宰朝政,遭到刘氏宗亲与开国功臣反对,而张良则愿意归附吕后,成为吕后夺权的缓冲。

第二,张良的师傅很传奇,传闻得到高士“圮上老人”的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素书》既包含自然运化又有治国之能,使张良知晓天命助刘邦奠定汉朝基业,汉惠帝与吕后信奉黄老学说,对张良信任中带有敬畏杀之不详。

第三,张良懂得明哲保身,刘邦封赏功勋许诺张良“齐国三万户”,但张良只留万户;避免卷入储君之争并周旋保全樊哙性命;吕后当权后诛杀刘氏功勋,也曾盛情挽留张良,但张良仍然专心修道养精,使得吕后没有借口诛杀张良。

其实我们看吕后杀的人,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人,戚夫人,吕后对戚夫人,那是用非常残忍的手段,后来武则天对于萧淑妃也同样的手段,因为戚夫人一方面得到了刘邦的宠幸,还想让他的儿子刘如意取代刘盈,成为太子,而她自己成为皇后,皇太后。

第二类人,刘邦的妃子们,吕后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在刘邦有了自己的事业之后,就基本对吕后不管不顾了,吕后也在项羽大营呆了接近三年的时间,吕后对这些人当然是不喜欢了,当然,有一个放过了,那就薄姬,因为薄姬在汉宫太没有存在感了。

第三类人,刘邦的儿子们,吕后把对刘邦妃子们的恨,转移到了他们的儿子,而且这些儿子都可能是她儿子刘盈的竞争对手,所以刘邦的儿子们都没有好结局,除了汉文帝刘恒,因为他与她母亲一样,同样没有存在感,还有淮南长刘长,因为刘长是吕后抚养长大了,也算是她儿子。

第四类人,就是外姓诸侯王,比如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他们的存在,对于汉王朝是一种威胁,所以在刘邦的时候,两人就专注除掉这两个人,刘盈才能安心做皇帝,汉王朝才安全。

而吕后对于列侯们的态度,那就是合作,他们也知道大汉天下,需要这些列侯们,当然吕后也更相信她娘家吕家人,所以吕后对张良就没有杀心。

而张良呢,其实对于这些都不太在意,本来刘邦要封他三万户,他委婉的拒绝了,只要了一个小小的留侯,这个留县是他与刘邦第一次见面的地方,而他的列侯仅仅排在第六十二,张良可以说功成身退。

而张良呢,对吕后是有恩的,当刘盈太子之位不保的时候,是他出主意,让吕后请来了商山四皓出来辅佐太子,刘邦一看这四人,就知道太子羽翼丰满,就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了。

综合而言,张良主要是聪明,贵族世家出身与黄石公的名头,只能暂时抵挡吕后的杀意;趁开国功勋影响尚在,主动归隐退出朝政;吕后念及张良的威信与功劳,全力应付刘氏宗亲的威胁,对张良听之任之,张氏也躲过朝堂争斗。

“谋圣”张良是如何死的?死后究竟葬于何处?

从史书记载看,张良应该是自然死亡,这位在刘邦奉楚怀王熊心的命令率军攻打关中时便相随左右的谋士,在秦末争战,楚汉对垒中都立下不少奇功,正如刘邦所说,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难能可贵的是,同是名列开汉三杰,张良在功成后却屡次辞封,拒绝了刘邦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的建议,只选取了与刘邦第一次相遇的留地作为封地,让刘邦每每想起都心里过意不去。

汉朝天下粗定,张良便表示出无意功名利禄的念头,向刘邦吕后说,我一个破落贵族之后,本意是要恢复韩国,没想到能相随做出如此大的功业,封赏又极厚,对我已经是过份的优待了,如今天下太平,我愿意跟随道师云游天下,探究天人之道。(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于是便不问世事,潜心修道,学辟谷学术和行道引轻身之术。刘邦死时,张良辟谷之术应有所成,不大吃东西了。吕后当权,感念他维护刘盈的大恩,强下命令让他进食,说人生苦短,何必自苦到这个程度。张良于是勉强听从,过了八年就逝世了。

张良死后侯爵由其子张不疑继承,不疑在史书上后来还有浓重一笔,在刘盈英年早逝时,吕后悲哭却不落泪,不疑便劝陈平周勃向吕后请求封诸吕为王,以解除吕后戒心从而自保,到文帝时,侯爵被剥夺。对于张良死后究竟安葬在哪一个地方,到现在还是疑案。全国的张良辟谷处有20多个,张良祠庙数约100上下,张良墓也有10多处。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