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良怎么死的真实原因(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8 08:32:53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因为她杀过戚夫人、韩信、彭越,很多人把她想得太残暴。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谋圣”张良是如何死的?死后究竟葬于何处?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吕雉之所以不杀张良,是因为她压根就没想过杀张良。而且张良也没有必要杀掉,杀掉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弊端一大堆。更何况张良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人。

第一,张良贵族世家出身,祖父张开地与父亲张平都是韩国宰相,刘邦剪灭诸侯称帝,张良与背后贵族集团功勋卓著,吕后想主宰朝政,遭到刘氏宗亲与开国功臣反对,而张良则愿意归附吕后,成为吕后夺权的缓冲。

第二,张良的师傅很传奇,传闻得到高士“圮上老人”的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素书》既包含自然运化又有治国之能,使张良知晓天命助刘邦奠定汉朝基业,汉惠帝与吕后信奉黄老学说,对张良信任中带有敬畏杀之不详。

第三,张良懂得明哲保身,刘邦封赏功勋许诺张良“齐国三万户”,但张良只留万户;避免卷入储君之争并周旋保全樊哙性命;吕后当权后诛杀刘氏功勋,也曾盛情挽留张良,但张良仍然专心修道养精,使得吕后没有借口诛杀张良。

其实我们看吕后杀的人,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人,戚夫人,吕后对戚夫人,那是用非常残忍的手段,后来武则天对于萧淑妃也同样的手段,因为戚夫人一方面得到了刘邦的宠幸,还想让他的儿子刘如意取代刘盈,成为太子,而她自己成为皇后,皇太后。

第二类人,刘邦的妃子们,吕后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在刘邦有了自己的事业之后,就基本对吕后不管不顾了,吕后也在项羽大营呆了接近三年的时间,吕后对这些人当然是不喜欢了,当然,有一个放过了,那就薄姬,因为薄姬在汉宫太没有存在感了。

第三类人,刘邦的儿子们,吕后把对刘邦妃子们的恨,转移到了他们的儿子,而且这些儿子都可能是她儿子刘盈的竞争对手,所以刘邦的儿子们都没有好结局,除了汉文帝刘恒,因为他与她母亲一样,同样没有存在感,还有淮南长刘长,因为刘长是吕后抚养长大了,也算是她儿子。

第四类人,就是外姓诸侯王,比如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他们的存在,对于汉王朝是一种威胁,所以在刘邦的时候,两人就专注除掉这两个人,刘盈才能安心做皇帝,汉王朝才安全。

而吕后对于列侯们的态度,那就是合作,他们也知道大汉天下,需要这些列侯们,当然吕后也更相信她娘家吕家人,所以吕后对张良就没有杀心。

而张良呢,其实对于这些都不太在意,本来刘邦要封他三万户,他委婉的拒绝了,只要了一个小小的留侯,这个留县是他与刘邦第一次见面的地方,而他的列侯仅仅排在第六十二,张良可以说功成身退。

而张良呢,对吕后是有恩的,当刘盈太子之位不保的时候,是他出主意,让吕后请来了商山四皓出来辅佐太子,刘邦一看这四人,就知道太子羽翼丰满,就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了。

综合而言,张良主要是聪明,贵族世家出身与黄石公的名头,只能暂时抵挡吕后的杀意;趁开国功勋影响尚在,主动归隐退出朝政;吕后念及张良的威信与功劳,全力应付刘氏宗亲的威胁,对张良听之任之,张氏也躲过朝堂争斗。

“谋圣”张良是如何死的?死后究竟葬于何处?

从史书记载看,张良应该是自然死亡,这位在刘邦奉楚怀王熊心的命令率军攻打关中时便相随左右的谋士,在秦末争战,楚汉对垒中都立下不少奇功,正如刘邦所说,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难能可贵的是,同是名列开汉三杰,张良在功成后却屡次辞封,拒绝了刘邦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的建议,只选取了与刘邦第一次相遇的留地作为封地,让刘邦每每想起都心里过意不去。

汉朝天下粗定,张良便表示出无意功名利禄的念头,向刘邦吕后说,我一个破落贵族之后,本意是要恢复韩国,没想到能相随做出如此大的功业,封赏又极厚,对我已经是过份的优待了,如今天下太平,我愿意跟随道师云游天下,探究天人之道。(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于是便不问世事,潜心修道,学辟谷学术和行道引轻身之术。刘邦死时,张良辟谷之术应有所成,不大吃东西了。吕后当权,感念他维护刘盈的大恩,强下命令让他进食,说人生苦短,何必自苦到这个程度。张良于是勉强听从,过了八年就逝世了。

张良死后侯爵由其子张不疑继承,不疑在史书上后来还有浓重一笔,在刘盈英年早逝时,吕后悲哭却不落泪,不疑便劝陈平周勃向吕后请求封诸吕为王,以解除吕后戒心从而自保,到文帝时,侯爵被剥夺。对于张良死后究竟安葬在哪一个地方,到现在还是疑案。全国的张良辟谷处有20多个,张良祠庙数约100上下,张良墓也有10多处。

相关文章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元前258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向魏国的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公子无忌)求救。心细的人会有疑问,这应该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怎么成为了两位公子之间的私人交往故事了。原来,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的求救使者络绎不绝。平原君责备信陵君,

2025-05-12 01:25:58

刘邦的偶像、四大公子之首的信陵君为何酗酒而亡?报国无门

信陵君是战国末期一个特别有名且特殊的人物。当年站在乱世舞台上的有这样一个群体,就像以前的F4,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他们全都是在当时战国诸雄当中有一定名气,担当一定的爵位,左右了一定的国政的封侯。不是诸侯王的子侄兄弟,就是诸侯王的丞相大臣。分别是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

2025-05-12 01:18:55

唐太宗李世民才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战神?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

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有大功于国家,为何最后却落寞而终?

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