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戴安澜简介(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22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8 14:32:30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即古城),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议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

端公(戴之祖叔父,戴走向军旅的引路人)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

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

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

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生活费用,可与志川、子模、尔奎三人洽取,因为他们经手,我亦不知,想他们必能本诸良心,以不负我也。

安澜手启

三,二十二”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这是1942年3月22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写给妻子的绝命书。

1942年3月2日,作为中国入缅远征军重要一支部队,戴安澜奉命率二〇〇师9000多名官兵,进入缅甸。

同古,是缅甸仰光与曼德勒两城之间的一个城池。扼守此城,对抑制日军北进入侵我大后方云南,至关重要。

当时,戴将军正带领二〇〇师全体将士孤军奋战,坚守同古城。

危机关头,他写下绝命遗言,以死守城。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远征军配图)

同时,他给全体将士下令:

“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

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

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置死地而后生,戴率兵坚守,抵御日军55师团6轮炮火的猛烈进攻,始终未退。

之后,日军派30多架飞机轮番轰炸;地面部队,竟然惨无人道地向我放糜烂性毒气;还伪装我友军,企图以木马式战术,蒙混进入我部,均被戴抵御、识破、歼灭。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远征军配图)

同古之战,戴安澜创下孤军入缅,以一师抵御日军4倍兵力、歼敌5000的奇迹,震动日本军部。

日方司令官饭田祥三郎中将惊呼:

“同古之战,敌军抵抗极其顽强,又善夜战和阻击,使我军遭到重大损失。”

东条英机首相也不得不承认,“同古一役,为(日俄战争)旅顺攻城以来,未有之苦战。”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戴安澜将军)

同古保卫战,苦战12天后,接上级部署撤离,全体官兵安全突围。

然而,2个月后,戴将军再次与日军作战时,不幸牺牲,年仅38岁。

这一天,正是80年前的今天,1942年5月26日。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戴将军最后一战之英勇悲壮、过程细节,本文不再详述。在此摘取几个资料片段,以飨读者。

本文只想在今天,戴将军牺牲的纪念日里,回顾几件小事,以“爱妻”“爱兵”“爱民”3个小故事,来更全面地了解一下这个军人。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一、爱妻

1904年11月,戴安澜生于安徽无为县仁泉乡风和村。

家境贫寒,缺衣少穿,从小,他就长得又瘦又小。20岁了,依然是一幅单薄的身板。

其祖叔父,即绝命书所提的“端公”,曾追随孙中山。他修书一封,将戴安澜等叔侄4人,招到了广东参加革命。

1925年,在部队锻炼了一年,身体强壮起来后,戴安澜才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第三期学员。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翌年毕业,参加北伐,年仅22岁。此时,父亲写信让他把老家与他早已结下娃娃亲的姑娘,接到广州完婚。

此时的戴,已是年轻帅气、前途光明的国家军官,对出生贫寒的娃娃亲,他完全可以拒绝。

当时许多进步、有为的青年,大抵也都是如此。

但戴安澜没有拒绝。

1927年1月,他接纳了这个农村姑娘。

过门时,她连个名字都没有,戴给她起名:荷心

在戴的帮助下,荷心识字念书,持家苦读,渐渐可以读书看报了。

翌年,戴又给她改名:荷馨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戴将军与家人)

不久,儿子、女儿先后出生。

当时,戴在山东打日军,所以,就为孩子起名叫覆东、藩篱、靖东、澄东。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保家卫国的耿耿之志。

两人结婚生活,一共15载,38岁的丈夫在国外牺牲时,他们的小儿子才几个月大。

荷馨遵丈夫遗嘱,一手拉扯着孩子,一手操持着家务。全家老少二十三口人,全靠她一人。

丈夫牺牲后,国民政府给了他家属20万元法币,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抚恤金,放在现在,也得有数十万之多。

如果用这笔钱养家、吃喝用度,一定会绰绰有余。

但谁能想到,王荷馨竟然找到杜垏明,表示家里不留这笔钱,杜垏明无奈,只好建议她拿出来办学校。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戴将军与妻儿)

于是,王荷馨散尽万贯家财,在广西全州,办了一所私立学校,叫安澜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而他们一家人,仍然粗茶淡饭过日子。

对王荷馨来说,钱不重要,最重要的人已经为国捐躯,国家也以国葬厚葬了他,甚至美国总统罗斯福也为他发了勋章,名垂史册,这已经够了,其他都已不重要了。

1949年,国民党退台时,邀王荷馨一家同去台湾生活。王荷馨再次拒绝,坚持留在大陆为丈夫守墓。

1971年,荷馨去世,与丈夫同葬一处。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戴将军烈士墓)


二、爱兵

戴安澜虽然年纪不大,但在国民党军队中,是出了名的名将、儒将。

据说,他一听枪响,就在指挥部里呆不住了,总往火线跑。

有人说,统帅自当安坐后方,运筹帷幄之中,但戴安澜总是在一线当指挥官。

1933年春,戴任17军25师145团的团长,带兵守华北长城的北古口。

交战中,日军用步枪、轻机枪封锁了他们。

日军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打得他们抬不起头。

他们想往下撤60多米,找一山洞掩护。但日军火力十分密集,配合严密,几乎找不到间隙。

而且日军枪法既准又快,非常难逃其火力追击。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远征军配图)

戴安澜躲在石头后面,静静地听日军的枪声,终于悟出了他们步枪机枪相互配合的奥秘。

此战,让戴深感日军训练水平与自己部队的差距。

他回忆说,这种差距让无数士兵白白血洒疆土,让他十分痛心。

回来后,他将领悟出来的经验教训,整理成册,编出了一本军事训练教材,名为《痛苦的回忆》。

在书中,他对自己部队的训练和作战方法,进行了许多改进。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远征军配图)

戴的儿子戴复东回忆,父亲在4年的抗日作战中,总结出了“三不打”战术,即:

看不见敌人不要打;

瞄不准敌人不要打;

打不死敌人不要打。

“父亲说,因为每每回忆起牺牲的士兵,都极为痛苦,因而起了这个书名,以表纪念。”

后来,他的二〇〇师成为国民党军队中的王牌,不亚于日军精锐。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远征军缴获日军物资)


三、爱民

戴安澜作风正派。

一次,他着便装,在昆明大街上的一家餐馆吃饭。

到结账时,才发现自己身上没有带钱。

在当时,凭着其军官和威名,给老板说下自己的身份,谁也不会要他的钱。

但他没有这样,而是对老板说:我坐在这里,直到遇到熟人帮我结账为止。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远征军配图)

不久,来了两个宪兵,但不是熟人。

他们一顿大吃大喝后,不但不给老板钱,反而对老板骂骂咧咧的。

遇到了个兵痞子,戴安澜很气愤,便上前严厉训斥。

两个兵痞一看是个普通百姓,仍然耀武扬威。后知道了戴安澜的大名,才吓得不住求饶,狼狈而归。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戴安澜将军)

戴安澜的饭钱,还没有付。怎么办?

他就坐在那里等。

此时,老板也知道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提出不收他的饭钱。

但戴说一不二,坚持原则。

那天,直到坐到天快黑了,他才碰见熟人到来,帮他付了账。

这一轶事,在当时军民之间,传为佳话。

戴将军牺牲后,遗体运回国内,经过云南时,老百姓见其棺材太简易,主动提出用他们自己备用的楠木棺材,为将军送行

80年前的今天,戴安澜战死,读其遗书,不要流泪

(戴安澜将军)

戴安澜的葬礼,极其隆重,国共重要领导人都为他题挽诗挽联。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做了一首五言律诗来悼念他,名为《五律·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毛主席用五律为人作挽诗,极其罕见,史学家发现,只有2位军人获此待遇:

一位是1963年去世的罗荣桓元帅,另一位就是戴安澜将军。(完)

相关文章

武则天为什么能当皇帝?此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女皇帝了?

根据《旧唐书》记载,袁天罡曾周游天下,偶遇杨夫人,见她家贵气冲天,于是好奇提出要看她孩子的面相。当杨夫人抱出尚在襁褓的武则天时,袁天罡给予了高度评价:“龙睛凤颈,贵之极也。”说完这话,他又捋着胡子摇了摇头,轻声在杨夫人耳边说:“若是女孩,将来必为天子。”武则天长大后,居然一语成谶。她虽然称帝之路历经

2025-04-29 01:27:15

武则天称帝后,坐拥4大男宠,为何他们没能让女帝诞下皇子?

“巾帼英才扭乾坤, 一代女皇绝古今。”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英雄人物和君主王爵。众所周知,在那个封建传统的社会背景之下,能够担任重任并且走上登上皇位的只有古代的男子。而且,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女子的权力往往都是被剥夺和压迫的。更别说能有机会出人头地。绝大多数的女子都依附男人生活。然而,一直到了

2025-04-29 01:20:05

皇权之路,武则天的强力统治,大臣如何在紧张政治氛围中求生存?

在追逐皇帝的宝座的残酷角逐中,武则天为了确保她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要应对朝中的异党,还需处理叛乱带来的混乱。她铁腕而果断地清除异己,将权谋之手伸向了李氏宗室,一场残酷而不可避免的权谋之战正式展开。恐怖政策武则天深知政权的不稳定性,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了李氏宗室。在权谋的旋涡中,她冷酷地痛下杀手,

2025-04-29 01:18:48

大败秦军三十万,信陵君不但未能风光无限,反而郁郁而终?

秦庄襄王二年,上将军蒙骜率领30多万秦军大举东进,终败于信陵君斡旋下的六国合纵。然而胜秦之后,本该风光无限的信陵君却再次被罢,郁郁而终。秦庄襄王就在秦军战败的此年冬天,被贬黜的行人府长官王绾便带着丞相吕不韦的殷殷嘱托出使魏国了。王绾此行的目的很明确,编造谣言,用间魏国君臣,陷害信陵君,为秦国日后东出

2025-04-29 00:44:00

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

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斯时,赵国有一处士毛公,隐居于博徒;有一处士薛公,隐居于卖酒之家。信陵君素闻其贤名,派朱亥授命访之,二人匿不肯见。忽一日,信陵君跟踪二人,知毛公在薛公之家,不用车马,单派朱亥一人跟随,微服徒步,假作买酒之人,直造其所,与二人相见。二人刚据垆共饮,信陵君遂直

2025-04-29 00:06:0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