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国研制出第一部雷达,这要完全归功于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先生。同时,他还对中国的激光、无人机、发报机的研究做出过卓越贡献。
束星北出生于1907年,祖籍江苏。1926年他赴美国留学,作为一个物理系的学生,他对当时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的爱因斯坦十分崇拜,要是自己能够师从爱因斯坦该多好啊。
192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他带着自己的学术论文来到德国,拜访正在柏林大学任教的爱因斯坦。经过交流,爱因斯坦喜欢上了这个聪明的小伙子,让他担任自己研究室的助手。这一年里,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来,束星北先后到英国、美国等多所著名高校进行深造。1931年靠《超复数系统及其在几何中应用的初步研究》的论文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1931年,束星北学成回国,第二年赴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当时浙江大学在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科学人才。而束星北也因其自己过硬的学术水平,被海内外誉为“天下第一才子”。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便是他的弟子之一。
李政道先生学习期间,束星北教授的教导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束星北老师独具慧眼,劝说他由电机专业转到物理系学习,为他指引出一个正确的方向,才使他最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恩师培育之情,让李政道常怀感激。
由于束星北教授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使他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众多足以彪炳史册的成就。1945年,束星北带领相关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雷达,首开我国在此项领域的先河。束星北因此被称为“中国雷达之父”。
1952年,束星北到山东大学任教,担任物理系教授。束老师在教学上不像一般的教授那样在讲台上正襟危坐、高深玄妙地讲经布道。他讲课时不拘小节,率性而为,时而跳上讲台慷慨激昂地侃侃而谈,时而为听到学生的真知灼见而欣喜若狂。看似“疯疯癫癫”,但在学术上他从来一丝不苟。
一次,著名的热力学家王竹溪教授到山东大学做学术报告,他感觉对方的讲义有很多纰漏,众目睽睽之下,竟然跳上讲台,当场指出对方的错误,让王教授尴尬不已。
1979年,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的研究工作进行到攻坚阶段,一个关键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让相关人员十分焦急。困扰科研人员的问题就是无法准确计算出弹头数据舱接收和打捞的最佳时间。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有人向钱学森推荐了束星北。束星北来到这后,果然不辱使命,国家拨付的100万元专项资金他一分未用,仅凭一支笔、一摞纸就精确地计算出相关数据。他的这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在远程导弹领域研究的进展。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