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李豫有后妃9人,育有儿子21人(《新唐书》记载20人)其中17人生母不详,第三子召王李偲过继父亲唐肃宗李亨为子,所以李豫和李偲既是父子又是兄弟,可谓是有史以来一大奇葩之事。
长子李适[kuò](742-805)唐朝第九位皇帝,生母为睿真皇后沈氏。天宝元年,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统军平定安史之乱(名义上)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李适即位为帝;李适在位23年,在位前期注重改革,发动削藩战争;执政后期,重用宦官,姑息藩镇;联合南诏、回纥,成功扭转了对吐蕃的局势;为元和中兴打下了基础。贞元二十一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时年64岁,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次子李邈(746-773)生母为崔贵妃。上元二年,以皇孙,册封利州益昌郡王;宝应元年,册封郑王;永泰元年,遥领平卢淄青节度使,累授天下兵马元帅;大历八年,去世,时年28岁,追赠昭靖太子,葬于细柳原。
三子李偲[cāi](747—806)生母崔贵妃。至德二年,封召王,元和元年,去世,时年60岁。被爷爷唐肃宗李亨收为第十一子。
四子李遐,生卒年不详,生母不详,贞元八年追封均王。
五子李述(?-791)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睦王,领岭南节度使;建中初年,拜奉迎太后使;贞元七年去世。
六子李逾(?-820)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郴王、领渭北鄜坊节度使;建中四年,徙封丹王;元和十五年,去世。
七子李连(?-817)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恩王,并开府仪同三司,未就藩;元和十二年,去世。
八子李迥[jiǒng](760-796)母为贞懿皇后独孤氏。上元二年,以皇孙,册封延庆郡王;宝应元年,进封韩王;大历十年,遥领宣武节度使;贞元十二年,去世,时年37岁,陪葬于元陵。
九子李遘[gòu](?-809)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始封鄜王;大历十年,并开府仪同三司,未就藩。宝应元年,徙封简王;元和四年,去世。
十子李乃(?-805)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四年,封为益王;当年去世。
十一子李迅(?-784)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封为隋王;兴元元年,去世。
十二子李选,生卒年不详,生母不详,早夭。建中二年追封荆王。
十三子李溯(?-784)原名李遂,又名李傀,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四年,封为蜀王;建中二年,改名李溯;建中四年,在泾原兵变中遇害。
十四子李造(?-811)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忻王,领昭义节度观察大使;元和六年,去世。
十五子李暹[xiān](?-796)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韶王,并开府仪同三司,未就藩;贞元十二年,去世。
十六子李运(?-801)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嘉王,没有领节度使;贞元十七年,去世。
十七子李遇(?-791)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端王,并开府仪同三司,未就藩;贞元七年,去世。
十八子李遹[yù](?-779)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循王,并开府仪同三司,未就藩;大历十四年,去世。
十九子李通(?-779)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恭王,并开府仪同三司,未就藩;大历十四年,去世。
二十子李逵(?-832)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原王,并开府仪同三司,未就藩;大和六年,去世。
二十一子李逸(?-799)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大历十年,封为雅王。贞元十五年,去世。
魏文侯不拘一格任人才是广为人知的,他每任用一个重要的大臣都是经过侧面多方打听的,认为合适了,才放手去用。西门豹是相国翟璜推荐的,经过魏文侯的认可,被任命为邺城令。邺城是魏国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北临赵国,扼守着赵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文侯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三晋联合的政策,但对赵国向南扩张势力还是有所忌惮有
2025-08-27 04:23:55在中国历史上,霍去病是一位令人铭记的军事天才,他以年轻的身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汉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不仅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本文将为您揭开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探讨他的军事成就、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一、
2025-08-27 01:13:30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