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昭明文选的作者是谁(萧统的《昭明文选》凭什么成为古代教科书)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7 14:17:12    
1491年前的今天(531年5月31日), 南梁武帝长子,31岁的萧统英年早逝,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他集财力人力物力编辑的《昭明文选》,成为当时中国纯文学的巅峰。接下来,我们用3个清单看看萧统。

清单1 昭明太子

萧统, 一岁立为太子,自幼聪明异常,读书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九岁能讲《孝经》,性情纯孝仁厚,年轻时曾为父皇萧衍处理政务,仁名远播。

萧统知识渊博、酷爱文学,《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宋书》的作者沈约、《南齐书》的作者萧子显等都是他的良师益友。

当时南梁政治稳固,国力上升,仅东宫藏书三万余卷,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有。萧统曾遍邀文人雅士,与他们讨论文章,辨析古今。

同时作为太子,萧统关心人民疾苦,多次上书赈济灾民,百姓都盼着他早日登基,但是,因为“蜡鹅厌祝”一事深受打击,后来,游湖时不幸落水,伤及大腿,伤一直没养好,31岁便英年早逝。

清单2 昭明文选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一本书而被尊崇为专门学问的,前有《文选》学,后有红学。

文选就是《昭明文选》,钱穆先生曾说:“如果想学中国古典文学,《诗经》加《文选》就足够了。”

《文选》选材严谨、注重词藻,比肩诗经,是古时候文学的教科书,是士子必读的一部书,也是我国现存编年最早、影响最深远的一部诗文总集,所选作品历时近八百年,内容非常庞杂,书中精选了130位作者、700余篇作品。

《文选》分赋、诗、文三大类、三十八小类,内容涉及音乐、历史、军旅、纪行、地理、政治等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所能见到的诗文菁华,被后人视为“总集之首、文章渊薮”。

《文选》不仅选录了极为丰富、优美的文学作品,而且通过这种分类,为世人提供文体方面的范本。《文选》也是研究汉魏六朝文学最重要的桥梁,由此上溯,可清晰看出中国文学从先秦到南朝齐梁间发展演变的轨迹。

清单3 后世影响

《文选》一经问世,即刻受到重视,隋炀帝开设科考,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就是《文选》,《文选》能够快速流向北方,并成为官方科举教材,是因为萧统的族侄萧该是隋朝国子监的博士。他的《文选音义》,当时是士子研读的范本,也是考官命题的依据。

《文选》的兴盛使初唐四杰深受影响,唐代以诗赋取士,《文选》成为士子必读的文学经典和学习诗赋的标准范本。李白、杜甫作诗亦深受《文选》启发。金城公主远嫁吐蕃,所索书籍就有《文选》。唐人李善是《文选》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对《文选》详加校勘,尤其注重词汇和典故的来源,反复修订,仅引书就多达1900余种,《文选》也扩展为60卷。

开元年间,吕延祚作《进五臣集注〈文选〉表》献给唐玄宗。此后五臣注更受世俗青睐,相比李善的注本更为流行。此外,唐代注本在日本也保留了一些残卷,其中最重要的有金泽文库所藏,篇幅已扩展到120卷。

宋朝虽然提倡文以载道,强调文章不能乱写,但《文选》依然是士子必读书目,陆游更是说“《文选》烂,秀才半”。因为人人要读《文选》,前人的注释就非常重要。于是有人将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统称六臣注。这时,大家视《文选》为“文章祖”。

到了清朝,《文选》居然有三四十个版本,曾国藩给儿子推荐的必读书目就有《文选》。张之洞在《书目答问》里专门列了“文选学”一目,清代研究《文选》的人很多,主要著作有梁章钜的《文选旁证》等。

目前,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文选》读者很少。但毛主席很喜爱《文选》,他在总结写文章时说:“昭明太子那篇序言里就讲,‘事出于沉思’,这是思想性;‘义归乎翰藻 ’,这是艺术性。写文章,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艺术性。”对《文选》毛主席的评价是“好文宜读”。

相关文章

吕不韦身上有哪些故事?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

逐句解读:骆宾王入狱、出狱、起兵,三个时期的三首精品五言绝句

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

西门豹治邺,禁止巫风,破除封建迷信是因为什么?

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

一代战神薛仁贵,四十年只败一次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每个朝代都产生了很多名将,不胜枚举,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唐朝的“战神”——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出身河东薛氏,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人,世代官宦。614年出生于唐朝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出生时家道衰落,种田为生,日子过得艰难。他准

2025-09-07 00:29:40

赵武灵王的惊天战略如果实施了,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