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刘章简介个人资料(刘邦之孙刘章,为何在汉文帝即位三年内突然去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7 15:17:30    

想必看过《美人心计》的朋友对刘章这个人并不陌生,在剧中他外表看起来勇猛刚毅,内心却有着柔情的一面,最后甘愿与吕鱼做一对神仙眷侣,而放弃皇位。

剧中主人公代王刘恒对他这位侄子也不错,他拟定盟约,只要刘章退兵回到齐国,他愿意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拱手相让,并允许齐国可以自行设定法律、钱币,每年不用向中央政府进贡,齐国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国家,刘章可以安心回到自己的封地。

可见代王刘恒待他的侄儿刘章确实不薄,但是正史上汉文帝刘恒可没有这么慷慨,他继位以后竭力打压刘章,致使刘章在汉文帝即位的第三年就突然去世,死因史书并没有记载,可以说死的不明不白。

刘章、吕鱼剧照

朱虚侯刘章是吕后生前最喜欢的皇孙

朱虚侯刘章是刘邦庶长子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时,为了安抚皇族派,封刘章为朱虚侯,刘章力大过人,而且很有胆魄,备受吕后喜爱,吕后因喜欢刘章的胆魄,把他调到中央政府任职。

吕后喜欢这位孙儿,刘章可不喜欢她,刘章对吕后残害皇子的行为颇为不满,可以说他对诸吕恨之入骨,一直想报仇,苦于找不到机会,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

一次吕后在宫中举行酒宴,刘章也应邀参加,在酒宴上,吕后让他做监酒官,刘章说自己是将门之后,请求祖母让他按照军法监酒,吕后因为喜欢他,就答应了。

大家正玩的高兴时,刘章唱了一首《耕田歌》:“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暗喻吕氏跟刘氏不是本家,将来他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姓吕的人逃席,刘章立即拔剑将他杀了,然后回禀吕后说有人逃席,他已经按军法将他处置。

刘章的举动让吕后大为吃惊,但是吕后有言在先,她不能食言治刘章的罪,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吕氏族人都非常害怕刘章,而皇族派却恰好相反,他们找到了依靠。

可见刘章是一位敢作敢当的铁血男儿,影视剧中刘章的形象跟正史上平分秋色,都是一代英雄人物。

吕后剧照

平定诸吕之乱立下大功

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后病危之际,召见了她最信任的两位侄子,即大将军吕禄和相国吕产,并下令让吕禄掌管北军,吕产掌管南军,南北二军是保卫京城的两支军队,这样一来京城的军权就掌握在吕家人手中。

吕后掌权这么久,自然懂得帝王的权术,她心知肚明,只要她一死,吕氏家族就要大难临头。

所以她告诫两位侄儿,刘邦生前歃血盟誓,非刘姓不得为王,现在我封了你们做王,大臣们别提心里多不舒服了,等我去世以后,小皇帝年幼,恐怕群臣要趁机对吕氏发难,所以我死以后,一定不要为我送丧,要牢牢控制住京城,千万不要轻易离开,以免他人趁虚而入。别的姑妈也帮不了你们了,看你们的造化吧。

老谋深算的吕后交代完后事就去世了,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吕氏害怕遭到皇族派的残害,一帮人在大将军吕禄家中秘密讨论叛乱一事,准备把小皇帝赶下台,篡夺刘氏江山,结果这个消息不知怎么地被吕禄的女儿听到了,吕禄的女儿可是刘章的媳妇,很快刘章便知道了吕氏的阴谋。

吕鱼剧照

刘章随即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大哥齐王刘襄,告诉他赶紧起兵,他和三弟刘兴居做内应,把吕氏一族给灭了,事成之后拥立齐王刘襄为帝。

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刘襄接到刘章的密报以后,随即起兵,功臣派听闻刘襄高举诛伐吕氏的义旗以后,纷纷支持刘襄,这些功臣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他们自然支持刘氏皇族派。

功臣派经过一番商量以后,觉得大将军吕禄是个榆木脑袋,比较好骗,先从他下手,果然吕禄很快上了功臣派的当,把大将军印玺交出,北军军权落入功臣派手中。

相国吕产向来精明,不好糊弄,功臣派暂时找不到对付他的办法。

不久相国吕产带领少量的军队进宫准备挟持小皇子,此时他并不知道吕禄已经交出北军军权,故而他只带了少量的军队。

从吕产准备挟持小皇帝的举措中看出,吕产确实很有谋略,当天下大乱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上上策,三国时期的奸雄曹操就是这样操作的。

当吕产来到宫门前时,被挡在了门外,在宫门前来回徘徊,此时周勃还没有下达诛除吕氏宗族的命令,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吕产很难对付。

周勃随即派朱虚侯刘章带领一千多士兵诛杀吕产。刘章胆识过人,他敢在手腕强硬的吕后面前杀吕氏,吕产对于他来说不过尔尔。

刘章看见吕产立即对他发动攻击,吕产兵败逃跑,刘章一路追击,在郎中令的厕所里将吕产杀死,后来刘章又斩杀长乐宫卫尉吕更始,从刘章勇诛吕氏可以看出,他不愧是一位血性男儿。

太尉周勃得知吕产死去的消息后,向刘章深深鞠了一躬说:“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你铲除了我最担心的吕产,现在形势基本上已经定了。周勃随即下令诛杀吕氏一族。

周勃剧照

刘章之死

刘章本来是打算立他的哥哥刘襄为帝,奈何刘襄不在候选人名单里,大臣们选中的是代王刘恒,刘章对于叔叔刘恒称帝,并不反感。

当刘恒在代国驻京办与大臣们商议即位一事时,刘恒在殿内又开始上演欲擒故纵的把戏,这是他一贯的套路。

面对刘恒的推让,刘章说:“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不当奉宗庙。大王高帝长子,宜为高帝嗣。愿大王即天子位。”意思是你是爷爷刘邦现存的长子,理应继任皇位,希望叔叔你赶紧即位吧。

从刘章的一番话可以看出,他是支持代王刘恒的,也说明刘章远见卓识,知道自己的哥哥无缘帝位,所以他不反对刘恒继位,反而积极参与推选,当然不排除他也是为了自保。

结果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把刘章从中央政府赶到齐国的城阳郡,让他做城阳王,这下刘章别提多憋屈了,自己诛杀掌握军权的双吕,功绩显赫,叔叔刘恒竟然把自己打发到城阳,这算什么意思,而且城阳郡还是自己哥哥刘襄的地盘,这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吗。

刘章剧照

可见汉文帝对待刘章并不厚道,不像《美人心计》中说的那样,给了他70多座城池,共计7个郡,而实际上只给了一个郡,而且给的不是中央政府的地。

汉文帝分封不公,他拿齐哀王刘襄的地封给刘襄的亲子弟,却拿国家的地封给自己的三个儿子,文帝的做法让功绩显著的刘章感到非常窝火。

让刘章更窝火的是,铲除诸吕时,大臣们承诺封刘章为赵王,但是后来文帝听说刘章最初打算拥立齐王刘襄为帝,感到非常不满,故而把刘章的功劳全部抹杀了。在刘章看来自己被功臣派利用了,瞎忙活一场,什么也没得到。

始诛诸吕时,朱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尽以梁地王兴居。及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汉书.高五王传》

可见老奸巨猾的功臣派是在利诱刘章,在他面前画了一个滔天大饼,目的是为了调动刘章的积极性。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必这就是功臣派打的小算盘吧。

刘章剧照

所谓人走茶凉,刘章把事情办妥后,功臣派并没有兑现先前的承诺,而且还不让刘章参加推选皇帝的会议,让刘章心里感觉非常窝火,但是又无可奈何。

文帝前元二年,也就是刘章的哥哥刘襄去世后两年,刘章郁郁而终,年仅23岁,这位才华横溢的铁血男儿就这样含冤而死。

相关文章

申不害:改革之路,道家本源!

申不害在韩国做了十几年的相国,主持改革实行宪法,使韩国用十五年时间变得强盛起来。申不害是战国时期一位颇有名望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京(今河南荥阳人),出身低贱,原先是郑国的低级官吏,后来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国。在韩国为相时期,韩国的国力已经在诸侯中属于劣势了

2025-09-01 01:47:10

被遗忘的战国英雄,挫败楚国、攻陷函谷关、让秦国割地求和

说起战国时期的名将,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然而战国的时间跨度长达两百多年,怎么会只有这四位名将呢?其实,在战国中期还有一位默默无闻但值得称道的名将,他击败楚国,打败秦国,甚至还攻破了函谷关,打得秦国被迫割地求和,这位名将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战

2025-08-31 05:59:20

屈原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屈原,名平,字原。他生于楚国一个贵族家庭。自幼聪慧的他,博览群书,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早期,他深受楚怀王信任,担任重要官职,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希望能使楚国强大起来。他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然而,他的改革触动了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诋毁。渐渐地,楚怀王对他产生了怀

2025-08-31 03:21:27

秦琼勇冠三军,为何李世民登基就成病夫?看尉迟恭下场发现真高明

中国有两个门神,一个是秦琼,一个是尉迟恭。相传泾河龙王犯了天条,玉帝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了活命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便与魏征下棋拖延时间。结果魏征灵魂升天斩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以为李世民言而无信,日夜哀嚎使其不能入睡,直到秦琼、尉迟恭守卫宫门李世民才得以入睡。李世民不忍二人日夜不眠,就画了他们画

2025-08-30 01:16:45

尉迟恭为何能成为门神?背后故事竞如此精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门神是家家户户都要贴的年画,象征着驱邪避鬼、保平安。而在这群威武的门神中,尉迟恭无疑是最具人气的一位。他不仅是唐朝名将,更是被誉为“门神”的传奇人物。然而,尉迟恭为何能从一个历史人物变身为家喻户晓的门神?这背后的故事可不是简单的民间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尉迟恭的传奇经历尉

2025-08-30 00:19:4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