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吾日三省吾身是谁说的(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背后的故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7 16:32:19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开始拜孔子为师,十六岁随孔夫子学习,曾子二十七岁时,七十三岁的孔夫子去世,把自己的孙子,4岁的子思,托付于曾子,跟随曾子学习。子思是《中庸》的作者,子思的得意门生,是孟子,孔子弟子三千,有四配十哲,七十二圣贤,四配有颜回,曾子,子思,还有孟子。曾子五十岁时专心致志地只做教化世人的事情,办学堂做文化的传承,谢绝了一切的高官厚禄,曾子七十一岁时病危,知道生命将不久矣,就把门人弟子叫到身边,他想起来他这一生,有一个很珍贵的席子,铺在他的身下,是曾经季孙氏所赠,他让弟子把自己身下的席子换掉,换成不要这么华丽的,因为这一生没有做到大夫,是不能用这样的席子的,还没等换完,曾子就离世了。曾子一生非常节俭,时时刻刻,在要求修正自己,“这一生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也是他临终所言。

曾子说,我每日都用三次(多次)反省自身的行为,思维,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为他人做事情,是否尽己之能,尽心尽力,恭敬地对待生命当中的每一件事情?与朋友相交,是不是守信的?自己要不停地温习实践和应用,传给他人的知识,自己仍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应用!

曾子讲的这番话,对于我们每个修身之人,对于每个学习圣贤文化的人,都非常的重要,也是贯穿我们一生,需要去践行的。首先做事情要忠,尽心尽力,诚实守信,对待任何人都是如此,接下来就是传习,我们既要学习,老师教给我们的学问,我们不停地研习,不停地修正自身,再去把我们所学的学问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到圣贤的文化,所以这也正是曾子的伟大之处。

相关文章

西门豹治邺,禁止巫风,破除封建迷信是因为什么?

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

一代战神薛仁贵,四十年只败一次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每个朝代都产生了很多名将,不胜枚举,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唐朝的“战神”——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出身河东薛氏,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人,世代官宦。614年出生于唐朝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出生时家道衰落,种田为生,日子过得艰难。他准

2025-09-07 00:29:40

赵武灵王的惊天战略如果实施了,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武安君白起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