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唯一一个最后得以寿终正寝的亡国皇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5 11:46:45    

一般来说亡国皇帝都会有比较悲惨的下场,不是被赶尽杀绝就是受尽屈辱。

但是东汉的末代皇帝却有全然不一样的结局,在丢了皇位之后却能安享晚年,最后得以寿终正寝。

他母亲的出身不高,在他出生之后就被杀害了,他一直是跟着董太后生活的,被董太后教养的十分出色,在遇到董卓时,面对董卓的问话,太子结结巴巴完全没有一个太子应该有的风范,可是刘协却很流利的回答了董卓的问题。

后来董卓宣布废除汉少帝,立刘协为帝。

他在当皇帝的日子里,一直是傀儡皇帝。

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和曹操的控制,还在曹操的逼迫下娶了曹节为妻。

后来曹操去世,世子继位,为魏王。

其时,虽然有、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

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人心所向,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

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劝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给魏王。

延康元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

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即皇帝位。

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太祖,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刘协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他在位的时候关心百姓,本人也确实有着一定的才干,但是他成为皇帝的时候汉室的灭亡已经无法改变了,只能说是生错了年代,如果早出生一点或者晚出生一点,也许依然能有所作为。

他身为皇帝从没享受过做皇帝的实权,而他的一些好的想法和改革都没能够实现。但是好在最后他能够安享晚年,没有在政治斗争中牺牲。

身为一个先皇,没有被曹丕逼害而死,也是一种幸运。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