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了唐朝极盛之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三年,册立皇次子李瑛为皇太子。其实唐玄宗是有一位长子的,名叫李琮。李琮没有什么过失,而且也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唐玄宗李隆基为何要抛开长子立次子李瑛为太子呢?
李瑛,本是唐玄宗的第二个儿子,其母赵丽妃身份卑微,起初只是潞州的一名倡伎,因能歌善舞,被李隆基纳为侧室。
唐玄宗即位后,李瑛虽被立为太子,但随着武惠妃的受宠,李瑛之母赵丽妃渐渐失宠,李瑛的太子之位也是摇摇欲坠。武惠妃多次陷害太子李瑛,欲将自己的儿子李瑁扶上太子之位。由于时任宰相张九龄的力保,太子李瑛才能屡次躲过武惠妃的陷害。后来,张九龄被罢相,李林甫位居宰相,太子李瑛失去了政治靠山。武惠妃诬陷太子李瑛谋反,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一日之内被唐玄宗赐死。
太子李瑛的命运可谓是十分悲惨。但与太子之位擦肩而过的皇长子李琮,却能置身事外,做了一个逍遥王爷,享尽一生荣华,最终得以善终。那么,皇长子李琮是怎么和太子之位擦肩而过的呢?唐玄宗为何不立皇长子李琮为太子呢?
在史书上,关于皇长子李琮的记载甚少,只是记载了一连串的官职任免的信息,比如:景云元年,封为许昌郡王;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改封庆王;开元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开元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师;天宝元年,任太原牧;天宝十一载,去世。李琮的生平事迹是只字未提,更没有记载唐玄宗为何不立李琮为太子。但是我们可以从唐玄宗和宰相李林甫的一段对话当中,探寻到一些端倪。
太子李瑛被武惠妃陷害冤死之后,武惠妃整日活在恐慌之中,不久就患上了精神抑郁去世了。李隆基的第三子李亨就被立为了太子。由于李亨不是宰相李林甫拥立的,李林甫就劝说唐玄宗,改立皇长子李琮为太子。唐玄宗有所犹豫,唐玄宗对李林甫说:“李琮早年曾在苑中打猎时不慎被豽(猴类动物)抓伤面部,形象为之大毁啊”。最终没有改立。这段对话记载于《新旧唐书•李林甫传》中。也许正因如此,唐玄宗认为李琮的形象大毁,不堪为人君,所以没有立李琮为太子,而是选择册立次子李瑛为太子。
李琮也算是因祸得福,虽然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但最终得以善终。如果李琮没有被猴子抓伤脸、破了相,那么,李瑛的命运又何尝不是李琮的宿命呢?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