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用来形容从其他人那里获取了宝贵经验,弥补了自己不足,内心喜悦的心情。其实,这句话的原话是“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古寺,来了一个投宿的书生。
书生是进京赴考的,错过了客栈,没有地方投宿,只得到山中古寺中留宿。僧人很平淡地接待了书生,提供了一些粗茶淡饭,晚上两人在月色之下,闲聊了几句。
僧人问书生说:“先生,万物都有公母,那么,大海里的水怎么分公母?高山上的树木怎么分公母?"
书生一下被问住了,寒窗苦读了十年,从没有看到哪本书籍记载此事。于是,书生虚心向僧人请教。
僧人说:“海水中有波浪,一般认为波为母,浪为公,因为波小浪高,公的总是强大些。”
书生觉得道理,连连点头,又问:“那树,怎么辨别公树、母树呢?”
僧人说:“公树就是松树,.松,字不是有个“公”字吗?梅花树是母树,因为“梅”字里有个“母”字。"
书生闻言,恍然大悟,觉得很有道理。
这事也巧了,书生到了京城,进了考场坐定,内心忐忑地把卷纸打开一看,惊讶地发现,皇上出的题目,正是僧人那夜说的“万物公母”之说。
书生很高兴,不假思索,笔走龙蛇,很快完成了考卷,列为金科第一名。皇上特赐他衣锦还乡,在回想的路上,状元郎特地绕道去那日留宿的寺庙之中,对僧人表示答谢。除了奉上丰厚的香火钱,还亲笔写了一块匾额送给僧人,上面题的是:"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从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便传开了。
这只是一个仅供娱乐的小故事,不能当真。
抛开传说不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很有意思。意味着学知识不只是埋头苦读,还要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并且要与学识渊博的“良师”沟通,听他们一席教导,可能抵得过读很多本书。
人生路上,如果想取得一番成就、成就一番大事业,与人沟通,得到“良师”的帮助,非常重要。
纵观古今中外,有所作为的人大多都有交心的朋友以及一两个“良师”。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良师”的指点,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与人沟通,并不是每次都会遇到“良师”,也并不是每听一席话,都能胜过“十年书”。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对自己思想发展不利的人,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为了避免交到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人,我们就要注意有意挑选对象,内在素养以及学识思想,一定要比自己高。
只有向水平更高的人请教,才能学到对方的长处,从而提高自己。《论语·学而》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告诫世人交友择师要选择各方面比自己强的,才能对自己有益处。
要想成功,就要经常向知识渊博的“良师”请教,对他们提出的观点融会贯通;对他们提出的建议虚心接受。
当然,也不能对别人的言论采取盲信的态度,也要学会分辨。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比书本中更多的知识,才能体会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真谛。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李世民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其陵墓
2025-05-08 01:17:59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 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中国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武功与文
2025-05-07 01:05:47贵族出身的李世民,自称十八岁的时候还生活在民间,故“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他曾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参与过激烈的战争,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曾对大臣们说过,自己特别勤行三件事:“鉴前代成政事,以为元龟”,“进用善人,共成政道”,“舍弃群小,不听谗言”。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位比较
2025-05-07 00:55:32战国时,秦昭襄王为了给范雎报仇威胁赵王交出魏齐,赵相虞卿带着魏齐逃出赵国,想要前往楚国。在路经魏国时,虞卿找到信陵君求助。虞卿之所以求信陵君,全在于信陵君对名士很敬重,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在各国名气很大。1.知天下事公元前277年,信陵君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薨逝了,他的兄长魏圉继承了魏国的王位,是为魏安
2025-05-06 00:08:4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