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路人马都想着一争天下之主位置,中原大乱。对于各国王室来说,今天可能还是王公贵子,明天就可能成为阶下囚,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勾践。他和夫差之间的恩怨不仅仅涉及到他们两个人,而是两个国家、王室之间长达20多年的争霸战争。在公元前496年的时候,吴王阖闾集结军队攻打越国,但是可惜这场战争以是他的失败告终,他自己也被勾践射伤,没多久就离世了。他的儿子夫差记下了这笔家国仇怨,也为他后来折磨勾践埋下了伏笔。
中国文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和会意,“忍”字应是极能让人会意的。心上加刃,如果还能做到崴然不动,是为能忍。来自印度的佛教也是讲忍的,有“忍辱波罗密”之说。据《金刚经》说,佛在前生曾因得罪了暴君歌利王。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前世佛的宝相庄严吸引了歌利王的妖娆嫔妃,使得这家伙大吃其醋,于是这个有权有势的小心眼丈夫便把前世佛象小孩子玩蚯蚓一样“节节支解”,据佛自已说是不生嗔恨,结果终于成了正果。
忍都是有目的的,佛忍的目的是成佛,了生死,目的极为堂皇,笔者将之命名为“阳忍”;另有一种忍,为了某个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极端压抑人性,掩饰真我,忍人所不能忍最终狠常人不能狠。这种忍实在是可怕和可憎的。
我要说的故事的主角是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人,他是成语“卧薪尝胆”的主角。
越国是一个小国,都城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其存在的时代是公元前五世纪。斯时群雄纷争,拳头大的理就大,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吴国和越国既是相临的两国,便把如何能灭掉对方来扩充自己作为头等大事。
公元前496年,老吴王阖闾乘越王勾践初立之机,出兵攻越,结果大败且丢了性命,于是新一代吴王夫差隆重登上场。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李世民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其陵墓
2025-05-08 01:17:59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 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中国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武功与文
2025-05-07 01:05:47贵族出身的李世民,自称十八岁的时候还生活在民间,故“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他曾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参与过激烈的战争,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曾对大臣们说过,自己特别勤行三件事:“鉴前代成政事,以为元龟”,“进用善人,共成政道”,“舍弃群小,不听谗言”。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位比较
2025-05-07 00:55:32战国时,秦昭襄王为了给范雎报仇威胁赵王交出魏齐,赵相虞卿带着魏齐逃出赵国,想要前往楚国。在路经魏国时,虞卿找到信陵君求助。虞卿之所以求信陵君,全在于信陵君对名士很敬重,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在各国名气很大。1.知天下事公元前277年,信陵君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薨逝了,他的兄长魏圉继承了魏国的王位,是为魏安
2025-05-06 00:08:4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