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诸葛亮一生最怕的三个人:老板、同事、对手,他们都是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6 08:02:27    

诸葛亮,三国时期最耀眼的一颗将星,他出将入相,达到了古代人臣的极致。尤其是在蜀汉后主刘禅时期,诸葛亮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并多次带兵北伐中原,魏国上下听到诸葛亮的名字,头都大了,司马懿更是“畏蜀如虎”。

然而,诸葛亮一生之中,也不是无敌的,他最害怕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老板、同事、对手,他们都是谁呢?

第一个是老板: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此时两人关系融洽,如鱼得水。诸葛亮对刘备也只是下级对待上级,总经理对待董事长的关系,充满敬畏,但并不害怕。

诸葛亮对刘备的忌惮,主要是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当时刘备夷陵之战惨败,在白帝城又病了一年多,自知命不久矣,于是召诸葛亮、李严两位重臣,来到白帝城永安宫,交代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刘备有自知之明,知道他死后,蜀汉大权将落入诸葛亮之手。他虽然还托孤了另一个重臣李严,但是诸葛亮是荆州派代表,牢牢掌握蜀汉大权,很难撼动。

因此,刘备以退为进,出言试探诸葛亮,如果诸葛亮有二心,很可能会被刘备当场拿下,甚至命丧当场。

诸葛亮是一个聪明人,知道刘备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蜀汉基业,怎么可能拱手让给别人。他识破了刘备言语之中的杀机,于是当场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无论如何,白帝城托孤,杀机重重,诸葛亮估计后背都湿透了。

第二个是同事:法正

法正,原本是益州牧刘璋手下谋士,看刘璋成不了大事,于是和张松、孟达两人改投刘备。在刘备夺取益州及稳定益州统治的过程中,法正出了不少力,如劝说刘备迎娶刘璋兄长的老婆吴氏(益州大将吴懿之妹),拉拢益州士族,为其所用。

然而,法正个人品行不是太好,在掌权后,给过他小恩小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但是和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被报复了,甚至被杀。法正的为人用“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八个字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当时诸葛亮是集团中仅次于刘备的二号人物,而法正如此肆意妄行,刘备不好意思管,诸葛亮也应该管一管了。因此有许多人向诸葛亮告状,希望处理一下法正。然而诸葛亮却一言不发,放纵法正的行为。由此可知,诸葛亮是害怕法正的,起码不敢干涉法正的事情。

第三个是对手:张郃

在张辽、乐进等人活着的时候,张郃资历最浅,战绩也不突出,只是作为夏侯渊的副将征战沙场。在张辽、乐进、徐晃等人相继死去后,张郃突显出来了。他是最后一个死去的曹魏五子良将,也是诸葛亮最为忌惮的一位。

尤其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很快拿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形势一片大好。然而,马谡驻守的街亭被张郃打了下来,诸葛亮无奈之下,不得不吐出已经吃进肚子里的三郡,退回汉中。

正是由于张郃用兵机变无双,善于排兵布阵,利用地形克敌制胜,因此蜀军中从诸葛亮起,都对张郃忌惮不已,甚至害怕张郃此人。

《三国志》: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因此,在后来的一次北伐之战中,诸葛亮故意撤退,引诱魏军来追,而司马懿“积极配合”诸葛亮,不顾张郃的劝谏,强令张郃带兵追杀蜀军,结果张郃在木门道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被万箭穿心。

结语

诸葛亮虽然算无遗策,但是他面对以上三个人,却非常忌惮,甚至害怕以上三人。这三人之中,刘备是诸葛亮的老板,法正是诸葛亮的同事,张郃是诸葛亮的对手。

其中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故意说出让诸葛亮取而代之的言语,表面上诚心诚意,实则暗藏杀机,诸葛亮如履薄冰;法正在诸葛亮之后投奔刘备,却更得刘备信任,即使法正胡作非为,但是诸葛亮也不敢约束;张郃用兵如神,街亭大败诸葛亮的得意门生马谡,使诸葛亮忌惮不已,后与司马懿联手,才除掉张郃。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