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东汉书法家张芝,瓜州人老幼皆知。他继汉隶书之后开创了行、草书法,笔逸雄健,神采飞扬,被世人尊称“中国书法鼻祖”、“草圣”。
张芝,字伯英,祖籍敦煌郡渊泉县(今瓜州县三道沟镇四道沟村)人,最擅草书,誉为“草圣”。
东汉时,张芝出生,他可不是出生于普通人家,而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在族门显赫的官宦世家,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官二代,哦不,官三代。张芝的爷爷张享曾任过汉阳(今天水)太守。张芝的父亲张奂更是声名显赫,年少时就有志气,常说:大丈夫处世,应当为国立功边疆,后官至为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等,屡立功勋。其祖父、父亲为官数十年,清正廉明,又好书法,张芝的母亲是富家闺秀,淑慧贤良,这自然熏陶着张芝、张昶兄弟,就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兄弟俩互勉互敬,切磋书艺,成为了一代书法家。
张芝为张奂长子,年轻时就很有操节,虽出身官宦之家,但他身上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陋习。自幼聪慧好学,尤其对书法悟性很高。当朝太尉也十分看好他,认为他将来不是文宗,就是将表。可是张芝对于做官没有半分热情,反而十分喜欢书法,朝廷曾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都被他严词拒绝。故有“张有道”之称。
张芝的老家源泉县城南门外的一条宽阔而清亮的河水(今疏勒河支流四道沟)自南向西流淌,河两岸大树参天,城周围一片田园风光,这就为这两位书法才子习文练字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了方便两个儿子习文练字,其父张奂命石匠在河边用石板刻石桌、石凳、墨池。兄弟俩起早贪黑,习文弄墨不止,家里的纸用完了,就用衣帛来写,墨池里的水换了一池又一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练成癖,一举成名。这便留下了“张芝洗墨池”古迹。
冠军帖
在他影响下,其弟张昶也成为了一名东汉时期造诣极深的书法家。张昶,字文舒,擅草书,有“亚圣”之誉。张昶极工八分,又善隶。《后汉书》《水经注》《书断》《九品书人论》等均有记载,并明确《华山庙祠堂碑》是张昶所书。据《笔势传》记载,书圣王羲之曾“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说明张昶的《华山庙祠堂碑》对王羲之及后世影响很大。
张芝情操高洁,不慕功名,潜心研究书法,尤好草书,师承崔杜之法,更将崔杜笔法,烂熟于心,勤学苦练,先从传统的实用文字汉隶字体练起,由浅入深,后集秦篆汉隶字体之长,转精其妙,终于摆脱旧俗独创一体,也就是今天的草书,字之体势,一笔所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字迹气脉贯通,隔行不断。古人夸赞其为:“一笔飞白”,开书法之一代新天地。历代书法大家誉称张芝草书为“一笔书”,尊称张芝为“草圣”。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对汉、魏书迹唯推钟、张草书,亦颇受其影响。王羲之、献之父子沿学了张芝行、草章法,一举成名“书圣”。 张芝还是一位制笔专家。像张芝这样造诣全面的书法巨匠,在整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罕见的。
《淳化阁贴》
今天我们看到张氏兄弟的墨宝,是甘肃省博物馆珍藏的北宋淳化年间《淳化阁贴》,并著有《笔心论》。可惜张芝、张昶兄弟出生乱世中,又因时代久远,所留墨迹历代散失了许多,传到现今的真迹几乎不见。张悙、张奂、张芝、张昶祖孙三代在中国古代史上颇有名望,草圣张芝的精神,我们后辈应继续发扬。
一、从宫女到女皇的传奇逆袭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家境并不显赫,但她从小聪慧过人。14岁时,她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可以想象,刚入宫的她面对众多妃嫔和权臣,心中难免忐忑。然而,武则天并没有被这复杂的宫廷生活所吓倒,反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渐赢得了皇帝的宠爱。网友热议在网络上,许多网
2025-04-28 02:38:12标题: 魏公子为何被称为信陵君?话题: 魏公子、魏王、兵符、晋鄙、赵国、保全、赵王、平原君、宾客、功劳、谦虚、留在赵国简介: 魏公子在保全赵国后,被赵王赏识并想封他五座城池。然而,一位宾客的劝告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选择谦逊退让。最终,他决定留在赵国,得到了汤沐邑和信陵的赏赐。魏王对魏公子盗窃兵符,
2025-04-28 02:01:44之前讲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信陵君帮助赵国打退秦国后,因为害怕回到魏国被治罪,就留在了赵国邯郸。当时,邯郸城有两个隐士,毛公隐于赌场,薛公隐于酒肆。信陵君听说他们两位都是贤士,就让朱亥去拜访他们,但二人躲起来不肯相见。忽然有一天,信陵君打听到二人踪迹,知道毛公在薛公家里,于是,也不坐车马,只让朱亥一
2025-04-28 01:32:40魏安鳌王二十年(前257),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正是平原君的夫人。赵国当下有难,魏国自然要援救。本来,魏王也准备派晋鄙带领十万军队去救赵国,但是秦国威胁魏王说:“你敢救赵国,等我把赵国拿下,回头就对付你。”魏王胆小,赶紧收回成命,无论赵国再怎么发出求救,也不搭理
2025-04-28 00:46:54为什么战国四公子中最具才华的信陵君魏无忌,却的不到魏王的重用?在赵国灭亡以后,魏国是怎么迅速灭亡的呢?上集我们介绍了,由于魏国顶级人才大量的流失,造成了魏国的日益衰落,而在战国后期,魏国还有一个顶级人才,他甚至在秦始皇继位当年,竟然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秦军,使秦军一度不敢兵出函谷关。这个人就是战国四公子
2025-04-28 00:15:3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