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谁?你知道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8 09:02:43    

尧舜时期,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淹没了庄稼、房屋,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大禹治水

大禹,名曰文命。禹的父亲叫鲧。据说,他还是黄帝的后代。

舜帝命禹的父亲鲧去治水。鲧用障水法,在岸边设置河堤,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水患依然存在。鲧被革职 ,并流放到羽山。

舜并没有因为禹是鲧的儿子被轻视,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但这何其容易!他不敢懈怠分毫。

他的妻子涂山氏也是贤惠之人,同意丈夫前去,于是大禹洒泪告别家人,和伯益、后稷等人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一众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探水情,查地理,常常是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

路途中每每看到民众在洪水中挣扎,流离失所,禹都会流下眼泪。

他吸取了父亲治水的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采用疏导治水,疏通水道,让水能顺利地东流入海。

大禹每到一个需要治理的地方,就和大家一起,吃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

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

从第一次听到儿子的哭声,到妻子怀里的儿子会叫爸爸,后待儿子已长到13岁了,他多么想去看妻子和孩子,但重任在身,眼含泪水,无奈骑马飞奔而去。

大禹将地域分为九个州,即: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

先治理九州的土地,淤积得到疏导,贫瘠引为灌溉,使得很多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之后又治理山,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即疏通山路水道,使水顺利往下流。

治理好了山路,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大禹运用智慧治水

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

大禹欲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至梁山,被龙门山挡住。大禹察看了地形,须凿石开山,但诺大的龙门山又如何开凿。

大禹发挥才智,选恰当之地,仅开出一个80步宽的口子。最终豁然屏开,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据说因龙门太高,逆水而上的鱼遇到阻碍,拼命地往上跳,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

大禹治水历时13年

在大禹及伯益、后稷等民众精心治理下,咆哮的河水恢复了平静,舒缓平和地向东流去。

被淹没的山陵露出了面目,农田也渐渐变成了米粮仓,人们又能安居乐业,开启幸福安定的生活。

后来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修庙筑殿,大禹也被称为“禹神”,我们辽阔的大地也被称为“禹域”。这就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其智慧治理洪水的传说故事。

相关文章

石碏不护恶子

卫庄公有三个几子,长子仁义,次子知礼,只有小儿子州吁为人骄纵。州吁是庄公的爱妾所生,所以庄公十分溺爱他,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问。卫国的大夫石碏为人正直,看不惯州吁的所作所为,经常劝说庄公管教其子。庄公不听。石碏有一个儿子叫石厚,从小就和州吁混在一起,为所欲为,经常做坏事。石碏知道后,便严厉地责骂他,

2024-11-23 11:00:10

解读《石碏大义灭亲》背后的真相

有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为什么石碏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呢?今天让我们来仔细品读一下《左传》之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春秋时期,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卫国人特地为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但是庄姜没有生孩子,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一子孝伯,可惜孝伯又夭

2024-11-23 10:45:31

仕途不得意,爱情不得意,长寿的陆游一生都不得意

历史上的陆游,是个非常长寿的诗人,85岁!可你别以为他生活顺遂才如此长寿,他的一生,非常不得意!心有所爱,却不能长相守,又被迫娶了别人;胸怀壮志,却仕途坎坷,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门,看看陆游漫长却悲哀的生平。陆游这长寿的一生,很是悲催。但简单来说,基本用三首诗就可以概括

2024-11-23 10:31:26

大义灭亲的典故:卫大夫石碏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

2024-11-23 10:16:23

风流千古“钗头凤”——爱国诗人陆游侠骨柔情的一面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