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阎维文个人资料简介(从军五十载,把一二三四唱成歌——阎维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9 09:18:00    

他,15岁参军入伍,成为山西省军区战士业余宣传队的一名文艺工作者,22岁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两年后成为该团最年轻的独唱演员。

他,被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战士歌唱家”。在军营里,他演唱的《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等歌曲,人人会唱、人人爱唱。从军40多年来,他的歌唱足迹遍及祖国各地的边防哨所,可以说,有战士的地方就能听到他的歌声。

他,始终把传承中国民歌视为己任,从2003年开始收集、整理全国各地民歌,通过改编和二次创作,赋予中国民歌新的时代特征和生命力。

他,就是深受部队官兵和广大歌迷喜爱的歌唱家——阎维文。

阎维文

阎维文做客《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01 成名作《小白杨》

——一张部队的文化名片

阎维文在1984年国庆晚会上演唱《小白杨》

歌曲《小白杨》创作于1984年,由梁上泉作词,士心谱曲,同年8月1日,歌唱家阎维文在“庆祝建军57周年”的文艺晚会上第一次演唱这首歌,此后歌曲逐渐传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深深打动了广大战士和老百姓的心。《小白杨》不仅展现了边防战士坚韧不屈、傲然挺立的形象,更是唱出了他们戍边卫国、无私奉献的大爱。如今,30多年过去了,阎维文也像小白杨一样,深深地扎根在观众的心坎上。

原塔斯堤哨所

1982年,诗人梁上泉来到新疆巴尔鲁克山无名高地塔斯堤哨所采风,得知一位锡伯族士兵的母亲送他10棵白杨树苗,让他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的励志故事,大受感动遂创作了《小白杨》这首词作。后来梁上泉把歌词《小白杨》发表在《解放军歌曲》上,被总政歌舞团作曲家士心看到了,他当时正在为阎维文创作歌曲,觉得这首词特别打动他,于是根据阎维文的嗓音特点,为他量身创作了这首《小白杨》。

阎维文演唱《小白杨》

经过阎维文30多年的不间断演唱,歌曲《小白杨》已不再是一首普通的军歌,而是边防战士扎根边疆、保卫边疆、热爱边疆的一张部队文化名片。这首歌也成为军人的精神,它也被称为“传唱度最高的军旅之歌”。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节目现场

阎维文演唱《小白杨》

02 阎维文的从艺之路

阎维文青年时期

阎维文,1957年8月26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1970年,13岁的他考进山西省歌舞团,成为一名舞蹈演员。15岁,他加入山西省军区战士业余宣传队,成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在此期间,凭借着超强的意志力和韧劲,阎维文苦练舞蹈基本功,逐渐成为宣传队的台柱子,同时他还悄悄拜师学习声乐,圆儿时唱歌的梦想。1979年,22岁的阎维文考入总政歌舞团,成为合唱演员。在这里,他告别舞蹈演员的身份,开始了全新的艺术道路——歌唱事业。

阎维文青年时期

1979年,阎维文进入总政歌舞团合唱队。来北京后第一次听学员队汇报,阎维文觉得自己跟别人的差距太大了,于是咬着牙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耗在琴房里面练习,一点一点地把不足补上来。1981年,进入合唱团2年的阎维文成为领唱演员。

阎维文青年时期

1983年,阎维文从合唱队里被抽调出来,以独唱演员的身份去西藏慰问演出,在西藏海拔4700米的地方,阎维文克服了高原缺氧的恶劣条件,开始他的独唱生涯。当时战士们热情的反馈也给年轻的阎维文带来了鼓励和信心,让他从一个最普通的文艺战士一步步成长为歌唱家,所以阎维文愿意一辈子为战士们唱歌。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节目现场

阎维文演唱《说句心里话》

03 《一二三四歌》、《强军战歌》

——铿锵有力的队列歌曲

阎维文演唱《一二三四歌》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对阎维文的歌声十分熟悉,他演唱的《小白杨》《说句心里话》《想家的时候》等抒发战士们情怀的歌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几乎所有人都能哼唱几句。然而此后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些成绩,先后推出了跟以往风格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如《一二三四歌》《强军战歌》等铿锵有力、充满阳刚之气的队列歌曲。

阎维文演唱《强军战歌》

演唱这些队列歌曲对阎维文来说难度很大,但部队需要、战士需要,阎维文就会去唱,他认为这是他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

04 《母亲》

——歌唱母爱的代表作

阎维文《母亲》mv

阎维文的经典歌曲《母亲》创作于1999年,由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歌曲以质朴的歌词、动人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唱出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与无微不至的关怀,阎维文声情并茂的演唱也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时至今日,歌曲《母亲》成为了歌唱母爱的经典代表作品。

阎维文演唱《母亲》

起初阎维文拒绝了歌曲《母亲》曲作者戚建波的三次演唱邀约,因为在此之前《母亲》这首歌曲已经有歌手演唱过,阎维文有一个原则,就是如果是经典的老歌他翻唱没问题,但是新歌他不唱,因为不能抢别人的作品。最后在戚建波“原唱已放弃演唱”的解释下,阎维文才接下了这个演唱任务。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节目现场

阎维文演唱《母亲》

05 中国民歌推广者

阎维文收集中国民歌

从2003年起,阎维文开始了按地域对中国民歌进行收集、演唱的工作,他先后完成了对19个省份民歌的收集及录制的工作,出版发行了《西域情歌》《黄土情歌》《红土情歌》《豫皖情歌》《江浙情歌》等十张独唱专辑。这些专辑不仅标志着他在歌唱事业上取得的新成就,同时也为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展留下了当代歌唱家的鲜明印记。

阎维文收集中国民歌

阎维文在收集、整理民歌的过程中,一直秉承着“民歌时尚化、民歌艺术化”的艺术理念。为了让更多观众能深切感受到民歌的丰富多彩,阎维文不仅在歌曲制作中糅合了大量时尚、现代的音乐元素,同时也尝试用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演绎中国民歌。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节目现场

阎维文、傲日其愣演唱《云之约》

本期致敬嘉宾

歌唱家 乔佩娟

代表歌剧:《小二黑结婚》

歌唱家 殷秀梅

代表歌曲:《党啊亲爱的妈妈》《我爱你塞北的雪》

作曲家 王黎光

代表作品: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电影《集结号》《唐山大地震》

致敬词:

是坚强的小白杨

扎根在最远的边防哨所

是勇敢的探路者

风雨无阻只为梦想放歌

是深情的大先生

一朝牵手

便一辈子陪着

是快乐的传歌人

桃李不言

蹊下花开万朵

从艺从军五十载

你把一二三四唱成歌

战士歌唱家

一曲强军战歌壮山河

最想说句心里话

忠诚大爱献祖国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歌唱家阎维文

致敬词撰文:杨启舫

电视端播出时间:

7月30日(本周六)

18:00

CCTV-4

《中国文艺 · 向经典致敬》

——阎维文

登陆央视频客户端

搜索并关注【中国文艺】

也可观看本期节目

来源:CCTV4《中国文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