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自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篡位称帝,建立宋朝。这时候宋朝刚刚建国,根基不稳,周围还有相当多的割据政权。因此,赵匡胤选择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继承人。宋太祖封赵光义为晋王,开封府尹,再兼任中书令。亲王加上京兆尹,这就是五代时期标准的储君地位了。
在当时看来,赵匡胤的选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五代时期,朝代更迭如喝水一样,兵强马壮者就能割据一方。赵匡胤自己能当皇帝,还不是欺负后周柴家的孤儿寡母吗?没有军队资历、没有政治手腕、没有治理经验的皇帝,是不可能坐稳天下的。这个时候赵匡胤自己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一岁,国赖长君,赵匡胤是不可能让他们当自己的继承人。而赵光义全程参与陈桥兵变,无论资历、年龄、功勋都足够,完全能在赵匡胤忽然暴毙后,继承宋朝的基业。
可问题是,宋太祖赵匡胤足足做了十六年的皇帝。这十六年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形势的变化足以让人的想法发生改变。
首先,就是外部局势的变化。赵匡胤刚刚篡位的时候,周围还有很多独立半独立的割据政权。赵匡胤根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已经先后灭掉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以及南唐这些割据政权,外部的敌人只剩下北汉与契丹。其次,赵宋政权的内部局势也已经非常稳固。宋太祖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免了禁军将领与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这个时候再想通过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已经在制度上被杜绝了。最后,经过这十多年,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也都长大成人了,长子赵德昭二十五岁,次子赵德芳十六岁。
既然宋太祖当了十六年的皇帝,这十六年期间非但儿子逐渐成长起来,宋朝的外患内忧也基本全部被摆平,为什么他仍然要以弟弟赵光义为储君,而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呢?其实,赵匡胤的想法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宋太祖活着的最后几年,宋太祖封赵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赵德芳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开始让两个儿子参与政事、积累经验了。
只不过此时赵光义已经“尹京十年”了,势力庞大,与朝臣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还一直都是军方的二号人物,形成了一股非常强大的政治势力。宋太祖临死前几个月曾经想迁都洛阳,未必不是想摆脱赵光义的羽翼势力,但此举却被赵光义以“在德不在险”否决。
如果赵匡胤能再多活十多年,逐渐削弱赵光义的势力,同时给自己的儿子积累了足够多的政治资本,说不定真的就会封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了。只不过,赵匡胤没有活到那个时候。至于到底是不是赵光义发现自己储君位置不稳,干脆自己动手策划了“烛影斧声”阴谋,就没人知道真相了。
宋太祖赵匡胤自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篡位称帝,建立宋朝。这时候宋朝刚刚建国,根基不稳,周围还有相当多的割据政权。因此,赵匡胤选择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继承人。宋太祖封赵光义为晋王,开封府尹,再兼任中书令。亲王加上京兆尹,这就是五代时期标准的储君地位了。在当时看来,赵匡胤的选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五代时
2024-11-06 10:31:52楚庄王灭掉了令尹斗越椒,整个若敖氏垮掉了,从此,楚庄王没有了心腹大患,初步实现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目标,楚国的王权自然也就加强了。而养由基也因为一箭之功,被楚庄王厚加赏赐,担任了车右之职,掌管亲军。接着,楚庄王大摆庆功酒宴,大喝大吃,庆祝自己真正成为执掌大权的一国之君。楚国所有的大臣们,都来与国君
2024-11-06 10:16:52历史人物总是褒贬不一的,但是对于开国皇帝来说,一般都是佼佼者,功大于过的,毕竟想要成为皇帝,而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皇帝,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像今天创业一样,要是没有一点能力,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有人把宋朝最后的丧权辱国以及靖康之耻这些事情的责任归结到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那里,并且说赵匡胤
2024-11-06 10:01:46一、李世民:从王子到天子公元626年,隋朝末年,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正在宫廷内部悄然上演。作为隋炀帝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逐步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王子。而他的哥哥李建成,虽然是太子,却并未展现出足够的统治能力。在反隋的过程中,李世民和李建成两兄弟表面上配合默契,但内心的矛盾早已
2024-11-06 09:46:43春秋时期的楚国来源于周朝的周成王姬诵(周朝第二位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儿子)的分封,位于湖北省荆州附近,春秋时期中原诸国称此处为蛮夷之地,所以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之外。弑父篡位的楚国第21任国君楚穆王熊商臣连年征战,为楚国开拓了大片疆土同时也把楚国带入了内乱的境地,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去世,当时年纪不到
2024-11-06 09:31:5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