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宋太祖赵匡胤有多牛?强行被部下拥立为帝,一举拿下五代十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8 08:47:10    

如果说历史是一场权力的游戏,那宋太祖赵匡胤无疑是其中的“开局王者”。但你能想象,他的皇位竟然是被“强行”拥立的吗?一个看似顺应天命的起点,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算计和巧合?

赵匡胤,原本只是后周的武将,怎么一夜之间登上了帝位,开启了大宋王朝的篇章?五代十国纷乱的局面,在他手中竟然瞬间烟消云散。是天降英才,还是精心布局?

赵匡胤的崛起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其中的关键细节,或许会颠覆你对这位“黄袍加身”之主的认知。

乱世出英雄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天下大乱。战火随处可见,民不聊生。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有一个人异军突起,他就是李嗣源。李嗣源出身寒微,但他胸怀大志,心存高远。他投身军旅,跟随养父李克用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功高震主,李嗣源遭到庄宗李存勖的猜忌和疏远。

公元926年,内部叛乱频发,李存勖束手无策,只得启用李嗣源平叛。谁曾想,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李嗣源带兵平叛,却被部下拥立为帝。一时间,风云突变,局势瞬息万变。

就在此时,宫中又起兵变,皇帝亲军指挥使郭从谦为父报仇,杀入宫门。李存勖亲自带兵平叛,却中箭身亡。李嗣源回京执掌大权,稳定朝局,登基称帝,是为后唐明宗。

治世有方

李嗣源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鼓励臣下积极进谏,减免赋税,重农抑商,整顿吏治,国力日渐强盛。天不遂人愿,李嗣源英年早逝,后唐江山旁落。权臣石敬瑭趁机联合契丹,灭后唐,建后晋。

风云再起

后晋末年,石敬瑭驾崩,其子石重贵不甘称臣契丹,引来契丹大举进攻,后晋灭亡。时有一人,乃郭威是也。郭威出身军旅,勇冠三军。

后晋末年,他追随节度使刘知远,扶立刘氏子刘赟,建立后汉。新君刘承祐猜忌多疑,诛杀功臣,激起郭威反叛。

公元951年,郭威率兵攻入开封,刘赟被迫退位。郭威拥立刘知远之侄刘承祐为帝,自己掌握军政大权。天下大势,尚未稳定。契丹虎视眈眈,蠢蠢欲动。郭威为稳固后周江山,决定亲征契丹。出师当日,部下于潼关外拥立郭威为帝。郭威身披黄袍,登基称帝,建立后周。

励精图治

郭威在位期间,勤政爱民,革除弊端,振兴文教,重用贤才,使得国力日盛,百姓安居乐业。郭威虽为一代明君,但他的后人却无以继之。后周的统治逐渐衰败,终为赵匡胤所取代。

陈桥兵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公元960年正月,柴荣之子柴宗训即位仅半年,契丹勾结北汉蠢蠢欲动。危急时刻,身为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挺身而出,率兵出征。

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竟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赵匡胤酒醉被擒,众将士披黄袍于其身,拥立为帝。赵匡胤猝不及防,一时间惊慌失措。

开封风云

赵匡胤带兵回朝,一路上战战兢兢,生怕前方有埋伏。天不负苦心人。开封城内,众臣工早已候驾多时。赵匡胤当众痛哭流涕,辩解自己的无辜,誓言追随先帝遗诏,辅佐幼主。众臣工闻之,无不动容,然亦暗藏玄机。

事已至此,赵匡胤只得硬着头皮,登基称帝,是为宋太祖。为稳定军心,赵匡胤大赦天下,厚赏功臣。对前朝遗孀,赵匡胤亦以礼相待,免其一死。

这一招收买人心,果然奏效。朝野内外,一片欢腾,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深知,要想真正稳固江山,还需除掉心腹之患。于是,他与宰相赵普合谋,于次年设宴,款待众位武将。酒过三巡,赵匡胤话锋一转,声泪俱下,诉说帝位之不易,权臣之难防。众将闻之,无不涕泪横流,纷纷表忠心,愿为先皇鞠躬尽瘁。

赵匡胤故作忧愁,说朝中危机四伏,深恐哪位爱卿重蹈覆辙,被人披上黄袍。众将闻之,无不惶恐,只得求先皇明示。赵匡胤于是建议众将解甲归田,享受天伦之乐。

众将闻之大喜,次日纷纷交还兵符,还朝归隐。至此,赵匡胤彻底解除武将兵权,奠定宋朝基业。

披荆斩棘

天下虽定,四方仍有割据。赵匡胤心系天下,决意一统河山。从963年起,他开始了长达13年的统一大业。赵匡胤先后消灭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宋朝疆域日益开阔。

只是,吴越负隅顽抗,北汉游移不定。赵匡胤正欲改弦易辙,却不幸英年早逝,留下一个未竟的统一大业。

帝王的烦恼

赵匡胤驾崩之日,大雪纷飞,一片悲凉。他的弟弟赵光义,披麻戴孝,守灵于前。宫中烛影摇曳,斧声沉闷。据传,当晚二人促膝长谈,宫人仅闻只言片语,不知所云。次日,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深谙兄长遗志,励精图治,灭北汉,平定天下。至此,五代十国乱局,总算落下帷幕。然而,宋朝虽然国富民强,却埋下了祸根。

赵匡胤"崇文抑武"的政策,虽然暂时解除了武将的威胁,却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日后,金国南侵,南宋偏安,无不与此有关。

乱世终结,新篇开启

时过境迁,岁月如梭。五代十国,终成过眼云烟。宋太祖赵匡胤,以一己之力,扫平群雄,开创盛世。每一位帝王,都有自己的烦恼。赵匡胤一生,杀伐决断,却也饱受猜忌。

他的功业,铸就了大宋王朝的辉煌,但也为后世埋下隐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江山代有才人出。宋朝的兴衰,又是后话了。

相关文章

1.鬼谷子:圣人的思维模式。可以看懂的人,纵横捭阖,无往不胜

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

三国中,东吴领袖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孙权是一位举足轻重且影响深远的英主。他将父兄创立的江东基业推向了无与伦比的巅峰,成为东吴集团的扛鼎人物,故而史籍与民间都有许多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但在史家和民间艺人笔下,孙权形象呈现出来的却是两幅截然不同的面目: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孙权是具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的雄略之主;在民间艺

2025-08-21 01:19:11

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大唐战神薛仁贵为何沦为常败将军?

唐初名将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龙门县修存人,为河东王薛安都的六十孙。贞观末年之际,薛仁贵投军征高丽。相关战役之中,凭借极其出色的表现让唐太宗李世民欣赏不已,并自此进入了唐朝名将行列。随后数十年时间里面,薛仁贵为大唐王朝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然而纵观薛仁贵的一生就会发现,自李世明提拔,薛仁贵每

2025-08-20 02:55:08

中国大历史之国名相申不害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力量最弱。在韩昭侯支持下,相国申不害主持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韩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生产经济有所发展,军队战斗力逐步增强……在申不害担任韩国相国的十几年之间,韩国能够在众多强国的包围之下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申不害。起于小吏申不

2025-08-20 01:23:22

一代神童,十六岁,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公务员,王勃传奇的一生

如果说别人是老天爷赏饭吃 王勃就属于老天爷直接给他开了一个粮仓。公元650年,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爷爷是隋朝的大儒,我们熟知的魏征、房玄龄,全部都是他爷爷王通的学生。而他爷爷王通在几百年之后遇到了一个真爱粉,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勃爷爷的字,王通字仲淹。王勃的爸爸王福畤也是德才兼

2025-08-19 00:4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