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后周的臣民正在享受春节带来的欢快。
而本该在家吃饺子的宰相范质却如坐针毡,因为一条来自边关的战事摆在了他的面前,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了。
此时他们的皇帝柴荣刚刚去世,而继位的柴宗训只有7岁,身为宰相的他,自然明白主上年幼,朝政的重担需要他一力承担,可偏偏他不懂军事,更不会带兵打仗。
万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匆忙派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可是他没有想到,赵匡胤率兵出了都城之后没多远,便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
范质等人这时候才看清赵匡胤的真面目,只是为时已晚,柴宗训也只好让出自己的宝座,毕竟赵匡胤手中大权在握,他不想让可只有死路一条。
还别说,赵匡胤确实有当皇帝的本事,在他的治理下,大宋王朝先后灭掉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数个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地区的统一。
可偏偏这么一位有能力的帝王,只活到了50岁。
公元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毫无预兆地突然崩逝,而正史中对于他去世的原因根本没有明确记载,在《宋史》中只有简简单单的两句话:
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正是由于这般简陋的记载,让赵匡胤的死因成为了北宋的一大谜团,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那么赵匡胤究竟为何猝然而逝?
相信了解宋代历史的小伙伴,很可能会将赵光义列为头号嫌疑人,其实除了他之外,这事还可能与花蕊夫人有关。
说此之前,我们还得从“烛影斧声”说起。
开宝九年,赵匡胤已经做了近十七年的皇帝,看着全国大部分的统一,他意气风发,想要谋求更大的功绩。
可是生命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那天,天气很寒冷,赵匡胤便召来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喝酒,本来吧,这事并不是什么机要大事,可偏偏他们却屏退了本该伺候他们的宫女、宦官。
夜色降临之后,两人还在喝酒,在蜡烛的照耀下,宫女们看到赵光义的影子时而离席,时而躲避,好似不胜酒力。
两人喝完酒之后,已是深夜,赵匡胤看到殿前的积雪很厚,便用玉斧刺雪,发出阵阵响声,并且时不时地对赵光义说:
好做,好做。
当天晚上,赵光义却反常地留宿于了禁宫之中,而就在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便传出了赵匡胤驾崩的消息。
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并且身体倍棒,按照帝王之家的传位次序,怎么轮也轮不到赵光义继位,可偏偏他在赵匡胤去世的第二天便登基称帝,美其名曰受了遗诏,即:
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这便是北宋历史上的悬案,看似很正常,但根本不合情理的“烛影斧声”。
封建帝制时代的皇位传承,讲究的是一直都是“父死子继”,虽然也有过“兄终弟及”,但毕竟不多,而且一般都是身后没有子嗣的皇帝才肯把皇位传给兄弟。
赵匡胤又不是没有儿子,而是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已经有能力来继承皇位了,赵匡胤在这种情况下自愿将帝位传给赵光义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小。
所以在这种不合理的情况下,便有人推测,烛影斧声根本不是什么疑案,只是赵光义为了掩盖弑兄篡位的幌子罢了。
如果赵匡胤真的自知大限将至,他根本不会单独召见赵光义,毕竟这是国家大事,召集群臣是必须要经过程序。
所以结合赵光义在喝酒时的几次离席躲避,很可能烛影斧声其实是两兄弟在进行搏斗,赵光义趁着赵匡胤喝酒喝多了之后,心狠将他杀死。
他自知自己已经犯下了罪过,便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基称帝,根本不给两个侄子为父亲报仇的机会。
而后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在几年后都不清不楚地去世,似乎也佐证了这个推断。
所以结合这些历史上的蛛丝马迹,赵匡胤突然崩逝这一事件中,赵光义的嫌疑是最大的,至于说两兄弟为何苦大仇深,这可能就要牵扯到花蕊夫人了。
花蕊夫人本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因擅长宫词和颇有姿色而受到了孟昶的百般宠爱,在赵匡胤大军压境之下,孟昶选择了归降。
在孟昶投降之后,赵匡胤便“盛情”邀请他去了北宋的国都,孟昶为了继续宠爱花蕊夫人,便将她一起带着去了开封。
可是孟昶没有想到,美色其实是一把锋利的刀,而花蕊夫人这把“刀”就捅向了他的胸口。
在孟昶到达开封之后的第七天,他便不明白地去世了,而在这之后,赵匡胤便将花蕊夫人纳为了自己的妃子,并且对她百般宠爱。
可是赵光义对花蕊夫人也有意思,碍于赵匡胤的威势,他虽然很想接近花蕊夫人,但根本没有办法如愿以偿地得到,但他对花蕊夫人的想法却被赵匡胤知道了。
所以烛影斧声又有了这样的一个版本:
赵匡胤因病卧床,花蕊夫人自然要在榻前服侍,而赵光义接着探望哥哥的名义,总是瞅机会接近花蕊夫人。
有一次,趁着赵匡胤熟睡,他便当着赵匡胤的面调戏花蕊夫人,只是没有想到赵匡胤却突然惊醒,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禁怒火中烧,之后拿起枕边的玉斧便砍向赵光义。
可能因为生病的缘故,他并没有击中慌忙闪避的赵光义,赵光义看到无法平息赵匡胤的怒火,也害怕他会秋后算账,便一狠心将哥哥给杀死,之后堂而皇之当上了皇帝。
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自然就没人再能管他与花蕊夫人的事情了,只不过后来花蕊夫人却卷入了宋廷的权力之争,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触犯了赵光义的利益。
赵光义是个狠人,他趁着一次打猎时,将花蕊夫人一箭射死。
综上分析,赵匡胤的突然崩逝是可疑的,赵光义不仅是既得利益者,还有杀人的动机,所以他的嫌疑最大,而花蕊夫人只是在这件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