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意思是说,只要把楚国兵器上的锋刃摘下来,就足以熔铸为九鼎。
从楚国背靠铜绿山而迅速崛起的轨迹中完全可以证实,楚庄王一点没有夸大其辞!
西周分封制下的楚国的开端极其的卑微与弱小,在封赐时仅仅是公侯伯子男的第四级:子,疆域不过五十里,小得可怜。当时熊绎被封为楚子后,祭祀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庙堂建成之后,才发现穷得连当作牺牲的牛都找不到,这还能成为所谓的“国家”吗?要钱没钱,开国君主熊绎别无他法,只好率三五壮士到隔壁的鄀国顺手牵牛盗来一头。如果鄀国找上门来丢人可丢大发了,于是趁着夜黑风高急匆匆杀牛祭祀。按照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规矩,祭祀只在白昼。从那以后,楚人竟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习俗:所有祭祀,都在夜间。不能不说这都是弱小和贫穷惹的祸。
然而,就这么个最不起眼的弹丸小国,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在几百年之间,到春秋初叶的楚子熊通时代,已经不让于任何一个大国,成为不容忽视纷纷侧目而视重要政治军事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当初的星星之火是什么?
《左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看似荒唐实则很有意义的著名外交事件:当年郑文公朝见楚成王,国事完毕归国,楚成王尽显慷慨大方,赠送了1000斤铜给郑文公,按照今天的价值估算,在人民币3万元左右,在国与国之间可以说并不算特别贵重的馈赠。但是在郑文公返程的途中,楚成王却后悔了,于是派人快马加鞭将其在半路拦截下来,与其约定:“此批铜只可铸礼器不可铸兵器。”当时楚成王的心里一定特别想收回这些铜,但这样做不仅将得罪郑国,还将成为天下人的笑话,于是作罢。
青铜在那时最主要的用处有两个,祭祀和武器。但从战略意义上讲,冷兵器时代,青铜比石制、骨制和木制的兵器相比,优越性无以伦比,战场上更是锐不可当。
公元前704年,熊通先发制人周天子,公然要求晋升爵位。周天子自认颜面何在?断然拒绝,熊通也是狠人一个,自立为王为楚武王。周平王动迁之后对各路诸侯的统治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敢直接向周天子叫板僭号称王的,熊通是第一个。当然楚武王的“无礼”之举,自然有他的合理性,在政治上就是楚国十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就是拥有极其丰富的铜矿作为物质基础。
楚国的铜来自于铜绿山。目前湖北大冶境内。中国境内的铜矿相对集中,湖北一带的铜矿占据三分之二以上。
楚国的崛起之路有着丰富铜矿的加持披荆斩棘无往不利。青铜器农具更多荒地被开垦,粮食多了人口也多了,青铜器兵器伴随着彪悍善战的楚人冲锋陷阵,开疆拓土,战无不胜。
在湖北随州境内,因为发现了曾侯乙墓而震惊世人,和现在发现三星堆的震惊程度不分伯仲。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至尊就是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至今还能演奏出动听音乐、重达四吨的青铜编钟。曾侯就是当时的曾国国君,曾国就是被周天子分封在湖北境内的随国。
为何周天子会分封随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是因为铜绿山的铜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天子为了确保铜绿山的铜矿源源不断供应首都,一口气分封了十多个天子姓氏-姬姓的诸侯国,包括唐、蔡、应、息、沈、随等,故称汉阳诸姬,主要职责就是防范楚国将铜绿山据为己有,然而,“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诸姬之中,当属随国势力最强,是诸姬之首领。从楚武王时代就开始的、楚国与诸国争夺铜绿山的战乱,随国就成了首当其中的战略目标。楚武王不愧是一代枭雄,并未急于冒进,直到公元前706的随国旱灾,居民贫乏的随侯只能屈膝会盟,楚武王的条件就是晋升爵位,同时已经开始染指铜绿山。两年后,随国有负盟约,楚武王二次伐随,随军大败落荒而逃,但周天子断然拒绝,楚武王冒天下之大不韪才自立为王。
之后的几年,楚武王征战步伐不断加快,先后郧国、绞国、州国、邓国和蓼国等,取得了不可一世的战场辉煌,然而在公元前699年,楚国大将征伐罗国时,犯下自负轻敌的兵家大忌,被击败,屈瑕自感愧对楚国自缢而死。这就形成了之所以楚国战场所向披靡的一个习俗,将帅战败,必定自杀谢罪,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最后一位楚人统帅西楚霸王。
此后的八年时间,楚武王的征伐步伐并未停止,先后扫清了罗国、卢国、鄢国、州国和蓼国等,正式将铜绿山纳入自己的版图之内。于是楚武王开启了第三次征伐随国的征程,然而战前祭祀时突发疾病,一代崇尚武力的君王死在了征战途中。但是楚国秘不发丧,更加决绝地向随国开进,随侯自知不敌,仓皇投降求和,成了楚国的附庸,自此楚国正式逃离了周天子的控制。
楚武王的继承者楚文王,不遑多让,后灭申国、息国和邓国,屡败蔡国,北伐郑国——楚国正式开始问鼎中原。下一代君主楚成王再接再厉,轻易将贰、谷、黄、英、蒋、房等十数个小国在地图中抹去,这才有了郑文公被赠1000斤铜险些被索要回去的有趣的故事。
楚成王生不逢时,遇到强大的齐桓公,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不过很快,到了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晋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强势入驻名垂青史的“春秋五霸”行列。
楚庄王问鼎中原时,曾豪情壮志地对周天子的大臣王孙满说过这么一句颇带威胁意味的话:
“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意思是说,只要把楚国兵器上的锋刃摘下来,就足以熔铸为九鼎。
从楚国背靠铜绿山而迅速崛起的轨迹中完全可以证实,楚庄王一点没有夸大其词!楚国的声势浩大的赫赫武功征伐中,将五十多个诸侯国纳入自己的版图,疆域大于其他诸侯国的总和,如果不是最后几任楚王的昏庸无道,剪灭群雄的或许就是偏居西北一隅的秦国了,更不会成就“秦王扫四合”的秦始皇了!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