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建立后,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维护政权稳定、消除五代时期的乱局,避免出现尾大不掉的藩镇,再加上其自身欺负后周“孤儿寡母”的经历,因而把防备武将当成头等大事在抓。
但赵匡胤并没有采取激烈的手段打压武将来收缴他们的兵权,而是把事情放到台面上来,跟相关的老兄弟、老战友们在相对和谐的状态下进行了商量,也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根据相关史料中的记载,“杯酒释兵权”一共进行了两次,分别是在宋朝建国后的第二年和第九年。
一般说“杯酒释兵权”主要是指第一次,在这次跟老兄弟、老战友们商量收回兵权事宜时,赵匡胤说了一段比较著名的话: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续资治通鉴长编》
赵匡胤说得很直白,就是用单纯的金钱富贵换取他们手上的兵权,并承诺用联姻的方式拉近皇族和他们的关系,以此表示不会搞兔死狗烹那一套。
赵匡胤成功了,以石守信为首,大家纷纷赞同赵匡胤的意见,并从第二天起,陆续辞去手中的实权职务。
而赵匡胤也没有违背承诺,“上喜,所以慰抚赐赉之甚厚”。
“杯酒释兵权”在后世广受赞誉,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流血,在古代,大凡皇帝猜忌武将,很多时候都是以残酷结尾,如赵匡胤这般,实在是做出了一个皆大欢喜的榜样。
赵匡胤如此和谐的处理收缴兵权的事情,主要有两点原因:
所以,赵匡胤只能采取商量的方式解决问题,然后拿出终极大招,用钱收买这些将领。
如宋朝之后的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就没有赵匡胤这般顾虑,而且,朱元璋大规模处理武将问题,也是在明朝建立了二十多年后,战争基本远离了才动手。
赵匡胤的态度也很好,人生在世,无非权和钱,收了人家的权,就给人家钱,相当于等价交换,这些武将花费再多,也只是少数人,以一国之富供养他们还是花费得起的。
如石守信,《宋史》中记载他失去兵权后“专事聚敛,积财巨万”,赵匡胤一点也不在乎,一个家族再怎么敛财,还真能比国家多?
在赵匡胤看来,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他在之后处理类似问题时,经常以此为准则。
举几个例子,宋朝建立后的第二年,赵匡胤任命后周时期的老同事李汉超到关南(属于抗辽前线)任职,李汉超在这里待了有十多年,期间做了许多不法之事。
有一次,有人告发李汉超强抢民女和借钱不还,“人有讼汉超强取其女为妾及贷而不偿者”,
赵匡胤亲自跟告状的人谈判,帮李汉超把问题解决了,而对于李汉超的处理,只要求他“亟还其女并所贷,朕姑贳汝,勿复为也。”
然后,赵匡胤继续责备李汉超说:“不足于用,何不以告朕耶?”
也就是说,赵匡胤并不在乎李汉超是否强抢民女和借钱不还,只是怪他缺钱用为何不找自己来要?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
再如赵匡胤有一次对曹彬没有践诺,他同样用钱解决问题。
宋朝灭掉南唐前,赵匡胤为激励主帅曹彬,向其承诺:“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宋初的“使相”就是给予同平章事的头衔,有宰相之名,但无宰相之权,虽然如此,这也是相当值得臣子奋斗的荣誉。
可当曹彬灭掉南唐后,赵匡胤食言了,跟曹彬表示,还有北汉没有消灭,干脆等你帮我把北汉也灭掉后,再给你封“使相”。
赵匡胤食言的主要原因我猜是曹彬还年轻,南唐灭亡那一年,曹彬才44岁,后面还有北汉、辽国等敌人要打,现在就当了“使相”,以后再立了功劳怎么办?
对于曹彬可能的不满,赵匡胤也很干脆,就是用钱解决问题,“乃赐彬钱二十万”。
曹彬收到钱后也只能郁闷的表态:“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曹彬的这个“使相”之位其实也没等多久,南唐灭亡后的第二年,赵匡胤就“意外”去世了,接替人宋太宗赵光义为收买曹彬,刚登基就把曹彬最想要的这个头衔给他了。
赵匡胤喜欢用钱解决内部问题有无奈之处,皇位来得不正,底气不足,能不强硬就不强硬,而精明之处在于,用最小的代价换取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实际利益,还能给自己换取好名声,其实不算亏。
不仅仅是对内的武将喜欢用钱处理问题,对外赵匡胤也有类似的思路。
赵匡胤在平灭南方诸国时,把收缴回来的财富存起来,设立了一个“封桩库”,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向辽国赎买燕云十六州,同样是想用钱解决问题,实在连钱都解决不了,才会向辽国开战。
他的这种思路,对于宋朝后世之君和士大夫们的影响应该还是有的,宋朝从跟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就比较习惯用钱解决外部争端。
跟宋朝并立的国家,如辽国、西夏、金国、元朝,都接收过宋朝以“岁币”的形式给予的钱财,也就是用钱换取跟这些外部势力的和平相处。
辽、金、元也就罢了,他们也是当世大国,可连西夏这种“蕞尔小国”,后来也能收到宋朝的“岁币”,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样的,军事上不给力是主要的,可开国皇帝赵匡胤习惯用钱解决问题的思路,很难说没给后世皇帝们留下不好的榜样。
卫庄公有三个几子,长子仁义,次子知礼,只有小儿子州吁为人骄纵。州吁是庄公的爱妾所生,所以庄公十分溺爱他,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问。卫国的大夫石碏为人正直,看不惯州吁的所作所为,经常劝说庄公管教其子。庄公不听。石碏有一个儿子叫石厚,从小就和州吁混在一起,为所欲为,经常做坏事。石碏知道后,便严厉地责骂他,
2024-11-23 11:00:10有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为什么石碏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呢?今天让我们来仔细品读一下《左传》之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春秋时期,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卫国人特地为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但是庄姜没有生孩子,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一子孝伯,可惜孝伯又夭
2024-11-23 10:45:31历史上的陆游,是个非常长寿的诗人,85岁!可你别以为他生活顺遂才如此长寿,他的一生,非常不得意!心有所爱,却不能长相守,又被迫娶了别人;胸怀壮志,却仕途坎坷,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门,看看陆游漫长却悲哀的生平。陆游这长寿的一生,很是悲催。但简单来说,基本用三首诗就可以概括
2024-11-23 10:31:26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
2024-11-23 10:16:2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