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春秋故事」郑襄公——兄弟郑国七穆,肉袒牵羊迎楚庄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6 08:02:43    

郑灵公因为分鳖而食的事情被杀后,郑国大夫们本来想立郑灵公的弟弟公子去疾为国君。公子去疾推辞道,“郑穆公现在还有十二个儿子在世,若立贤者,我无德无能;若立长者,长兄公子坚还没说话呢,我哪敢抢先。”

于是众大夫立郑穆公的庶长子公子坚为郑国国君,是为郑襄公。

郑襄公继位后,感谢公子去疾的谦让,便想立公子去疾为卿大夫,帮忙辅政。但郑襄公又担心兄弟众多,担心自己国君之位不稳,便和公子去疾商议,想把除了公子去疾的其他十个兄弟赶到国外去。

公子去疾劝阻道,“传说先君穆公是梦兰草而生,能够使姬姓宗室昌盛,所以穆公生下咱们兄弟十三人。国君若能留下众兄弟,我们姬姓兄弟—起协力辅佐;若国君只留我一人,那我以后有何面目去见先君呢?”郑襄公听了深以为然,于是把他的十一位兄弟都封为大夫,这十一位大夫中,后来有七位分别是子罕、子驷、子丰、子游、子印、子国、子良(即公子去疾)的后代也成为郑国卿士,他们交替执政,成为“郑国七穆”,可以说是郑国版的“鲁国三桓”。

接着郑襄公又想给死去的兄弟郑灵公报仇,于是和公子去疾商量要驱逐杀害郑灵公的公子宋和公子归生。公子去疾考虑到郑襄公继位不久,郑国局势还不稳定,于是又劝阻道,“不可,驱逐他们的话我也离开郑国。”郑襄公这才作罢。

郑襄公六年,公子归生去世后,郑襄公这才敢下令追究他的罪行,他派士兵将公子归生的棺材砸碎,将尸体扔到荒野,并驱赶了公子归生的后人。然后又将郑灵公的谥号从“幽”改为“灵”,为其正名。

郑襄公在位时,郑国还在晋楚两个大国间摇摆,晋国来犯,他就和晋国结盟;楚国又来,他又和楚国结盟。郑襄公八年的时候,楚庄王打算狠狠敲打一下这个墙头草,于是亲率楚国大军伐郑,并包围了郑国国都新郑。

面对着楚国四面大军的围攻,郑襄公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晋国来救。然而此时晋国正处于主帅郤缺去世,新帅荀林父上位,六卿之间处于磨合阶段。再加上晋景公也继位不久,所以晋国听到楚国伐郑的时候,晋国国内对于是否出兵救郑犹豫不决。

在楚军围城的第十七天,郑国国都城墙的一角突然垮塌十几丈宽,郑人占卜后得出投降不吉,巷战吉利,这样郑国只能死战。城内军民听闻后惊恐万状、哭声震天,甚至在城外扎营的楚庄王都听到了哭声。楚庄王听着哭声于心不忍,于是宣布楚军后退十里安营扎寨,等郑国城墙修好后再攻打。

就这样等郑国把城墙修好后,楚庄王又猛攻新郑三个月,这时晋国军队才在六卿的带领下慢慢开赴郑国救援。可此时楚国已经攻破郑国城门,等楚庄王走进郑国主路上时,看到郑襄公正跪在地上脱光上衣牵着羊来请罪并迎接楚庄王。

郑襄公说,“让楚王生气来到国,这是我的罪过。如果楚王把我放逐江南、驱赶到海边,把郑国灭亡,把郑地赐给诸侯,我都听从楚王;如果楚王念及先王的友好,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求福,而不灭绝郑国,那么郑国一定好好侍奉楚王,等同于楚国的诸县,这是楚王的恩惠。”

楚庄王的大臣们都劝楚庄王不要答应郑襄公,楚庄王却说,“郑公能屈尊于他人之下,其国百姓也一定可以为他所用,郑国还是有希望的。”于是命楚军退三十里而扎营,并于郑襄公结盟,郑国又倒向了楚国。

相关文章

西门豹治邺,禁止巫风,破除封建迷信是因为什么?

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

一代战神薛仁贵,四十年只败一次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每个朝代都产生了很多名将,不胜枚举,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唐朝的“战神”——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出身河东薛氏,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人,世代官宦。614年出生于唐朝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出生时家道衰落,种田为生,日子过得艰难。他准

2025-09-07 00:29:40

赵武灵王的惊天战略如果实施了,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武安君白起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