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楚庄王的继位也算不上太顺利,因为其父楚穆王是靠着逼父自缢的手段才夺取的王位,名声不佳,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因此群臣对他也不太看好。楚庄王的两个兄弟公子燮和公子子仪还企图发动政变,不过最后还是被楚庄王镇压了下去。
政治形势逐渐稳定了下来,楚庄王也开始懈怠了,白天打猎、晚上醉酒,天天和宠妃们在一起醉生梦死。大臣们自然是要对此进行规劝的,听得烦了,楚庄王索性下了一道命令,谁今后要是再来劝我,就砍掉谁的头!
就这样3年过去了,一个名叫伍举的忠臣决定冒死相谏,还特地选择了一个歌舞相庆的日子进了宫。楚庄王醉醺醺地问道,爱卿今天进宫,是打算陪寡人一起喝酒,还是一起赏舞啊?伍举说,我是因为有一件事情始终想不通,所以才来请教大王。楚庄王喝了一口酒,你说说看吧,看看寡人能不能替你解了这个疑惑。
伍举说道,据说楚国有一只大鸟,它停留在高处,身披五色羽毛,十分华丽,但却既不飞舞也不鸣叫,距今已有3年了。大王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楚庄王愣了一下,旋即就明白了伍举是在借这只鸟影喻自己,便笑着说道,这可是只不同寻常的鸟,它不飞则已,一飞则会冲天;他不鸣则已,一鸣则会惊人!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
另一个忠臣苏从听说了这件事,决定再加上一把火,便哭哭啼啼地进宫来见楚庄王,我快要死了,楚国也快要灭亡了!楚庄王脸色一变,爱卿不要乱说话,楚国怎会灭亡?你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吗?苏从说道,您3年不理朝政、沉溺酒色,长此以往,楚国不会灭亡吗?我冒死相谏,违背您的命令,不是也快要死了吗?
楚庄王闻言大怒,拔出宝剑直指苏从,你这个蠢货,不怕寡人一剑杀了你吗?苏从镇定地回答,我若死了,还能获得一个忠臣的贤名,可楚国如果在您的手中灭亡了,您有何面目去见楚国的历代先王?
你还别说,这俩人这么一唱一和,还真让楚庄王醒了过来。从那以后,楚庄王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国家的治理和发展上面。
在当时,令尹这个最高的军政官员还不是大名鼎鼎的孙叔敖,而是子文。子文有一个儿子名叫子扬,子文的弟弟子良其儿子叫做子越椒。子越椒出生的时候子文也在场,当时就吃了一惊,这孩子的哭声听起来像狼嚎,古语曰狼子野心,这孩子恐非善类,子良你最好把他杀掉,以免给国家和家族带来祸患!
子良的心里十分不悦,敢情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不是你的儿子你当然不在乎,你凭什么说他一定是祸患呢?子良终究还是留下了这个孩子。子文回家后特地嘱咐家人,待到子越椒长大成人后,一旦情势不妙,你们一定要立刻离开楚国,避免祸患!
两个孩子逐渐长大了,子越椒在朝里当了大官,但子扬明显混得更好,他在父亲子文去世后承袭了令尹的职位,而这个时候子扬的家人们早就把子文生前的警示忘得一干二净了。子越椒十分嫉妒子扬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职位,处心积虑设了一个局,杀掉子扬的同时还在楚庄王的面前诬告子扬谋反,借此谋夺了令尹的官位。
楚庄王在改革内政的同时也时时加紧军事的筹备,时刻准备着进军中原。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亲自带兵征讨戎族,在经过周王室领地的时候,楚庄王为了显示楚国的军威,专门在边境处搞了一次阅兵,把周王室吓得不轻,周定王赶紧派出大臣王孙满前去犒劳,并试探楚庄王的意图。
楚庄王话里有话地问道,周天子不是有九只大鼎吗?这大鼎究竟有多大?有多重啊?可否移到我楚国来安置?可以不包邮!快递费可以由我方支付嘛!
王孙满吃了一惊,这九只大鼎象征着天下九州,俨然就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代表着周天子的威严,你一个诸侯国国君这样直言不讳地询问大鼎的情况,那不是摆明了要挑战王权、谋取天下吗?(这也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
王孙满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了一下,然后才回答楚庄王,其实这鼎的大小轻重在于人的德行,而不是鼎的本身,如果天子有德,鼎再小也是不能移动的;如果天子无德,鼎即使再大也是可以移动的。以前占卜师就有过预言,此鼎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可是上天的旨意。现如今周王室是有些势微,可立国的时间尚未满,上天的旨意岂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大王询问大鼎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妥啊。
楚庄王见王孙满回答得滴水不漏,也就没再追问关于大鼎的情况,而是起兵攻打戎族去了。
第二年,即公元前605年,楚庄王收拾完戎族后起兵回国,在接近国都的半路上突然杀出了一支伏兵,为首者竟是子越椒!令尹的职位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他要的是楚庄王的王位!
子越椒挽弓搭箭,对着楚庄王连发两箭。这两箭的威力非比寻常,第一箭射穿了车辕和鼓架,第二箭则穿透了车辕和伞盖的骨架,幸而都被楚庄王给避开了。
楚庄王仔细看了看这两支箭,对将士们说道,先王(楚文王)当年讨伐息国时,曾获得过三支利箭,后来不知被谁偷走了两支,如今才知道贼人竟在此处!现在是我们进攻的时候了!楚庄王说完亲自擂响了战鼓,楚军奋勇向前,一举歼灭了子越椒的叛军。
取得一定的功绩后,楚庄王又有些懈怠了,又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诸如养马这样的个人爱好上面,有一匹马就因为长期被楚庄王给予过度关照,疏于运动,最后竟导致肥胖而死。楚庄王伤心之余,竟下令要朝中大臣们向爱马进行哀悼,并决定以大夫的礼仪安葬这匹马,一时间惹来无数非议。
一个名叫孟的优伶(类似于现在的语言类、曲艺类演员)得知此事后,决定从反方向来劝说楚庄王。优孟一脸愤懑地来参见楚庄王,我们楚国好歹也算是一个大国,我原以为大王一定会厚葬您的爱马,没想到您竟然只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它,太令我失望了!
楚庄王吃了一惊,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它还不够格吗?就这样还有许多大臣反对呢,那你说该怎么办?优孟建议道,我认为您应该以国君的礼仪来安葬它才对!出殡的时候,让齐、鲁两国的使节在前面陪祭,再让秦、晋两国的使节在后面扶柩;还要再建一座祠堂,日后让百姓们来祭祀它,再追封一个万户侯的谥号,这样才能显示出我楚国的威望!
楚庄王又不傻,立马听出了这里面的反讽之意,一时间也觉得羞愧难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以后都不会再看到我有这样的爱好了。
楚庄王再一次开启了励精图治之路,为实现问鼎中原的夙愿,从公元前605年至公元前597年,8年时间里面楚庄王7次出兵攻打郑国,其目的还是要不断削弱郑国的强大盟友、也是楚国进军中原的主要障碍—晋国的实力。终于在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中,抓住晋军指挥不灵、作战不协调的漏洞,重创了晋国大军,令晋军在短时间内都不敢和楚军正面交锋。
两年后,即公元前595年,楚庄王出兵伐宋,围攻宋国国都达9个月,晋军竟不敢来援,最后宋国开城投降。相邻的齐国和鲁国为避免出现举国投降的尴尬局面,只好放低姿态,主动与楚国订立了盟约。
至此,楚国已彻底深入到了中原的腹地,且无人能敌,楚庄王终于实现了几代先王“观兵中国,争霸中原”的夙愿,凭此功绩,楚庄王也成为了春秋五霸的最后一个霸主(主流史学认为春秋五霸先后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公元前 258 年,秦国围攻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魏王害怕秦国攻魏,不敢出兵救赵。 信陵君魏无忌偷出兵符,调兵抗击秦军,缓解了赵国的燃眉之急。“信陵君窃符救赵” 的故事众所周知。《资治通鉴》记载,信陵君窃取魏军兵符,调兵八万,击退秦军。然而,如果将八万士兵比喻成现代社会的八万条数据,“窃符调兵
2025-04-21 03:56:03说到武则天,很多人都不陌生,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女统治者,这一位女性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尤其是武则天被称为千古一帝,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武则天的基本资料。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3年,是唐朝有名的女政治家、女军事
2025-04-21 03:28:11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她统治了唐朝的后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地位,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她是一个优秀的领袖和统治者,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暴君和僭越者。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是一个领袖、统治者还是暴君,以及她的
2025-04-21 02:19:59围魏救赵,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出手相助,攻打魏都大梁,解赵国之围;窃符救赵,秦国攻打赵国,魏国出手相助,和楚国联手攻打秦国,解赵国之围。魏赵之间发生了什么,导致魏国对赵国是又打又救的?赵国又是怎么回事,总是被救?要明白这些,得先看看他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元前353年;窃符救赵,发生在
2025-04-21 01:28:13成语“大功告成”出自嵩山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个故事。一是大禹治水成功,玉皇大帝赐大禹一件黑色的玉器(玄圭),并在嵩山万岁峰悬崖处赐无字匾,告诉世人,成功于天下(可参考“匾挂石崖”一文)。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一生却与中岳嵩山有着紧密的联系,她当皇帝和实际执政期间,有史料记载的就有八次来到
2025-04-21 01:15:18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