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陆游
这首词最早见于语文课本,当时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
究竟是何志未酬呢?当时老师大抵是讲过的,但是记忆已模糊不清了。
再次翻看这首词已是相隔数十年了。在了解过南宋历史之后,似乎可以感受到陆游当时的心情了。
陆游,生于动荡的南宋。家在汴梁,家族本是世代为官的,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因金兵攻陷汴梁,随母亲逃往江南。
自幼学文、习武、钻研兵法,十六岁应考,失败;十九岁参加贡举考试,入闱,但又被刷了下来。
后来几次应考皆不中,一蹉跎就到了而立之年。这一年又因得罪秦桧,被取消殿试资格。
后来新皇登基,陆游因才学被暂时重用,但是由于但是朝中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激烈斗争,他依旧摆脱不了仕途起伏的命运,屡次起用,旋又受抑。
就在这一生踌躇满志的时光里,有那么一年,值得他回忆一生。
就是这首词上片描写的军旅生涯。
当年万里觅封侯,兵马戍梁州。
时间来到公元1172年,这一年陆游遇到了最赏识他的主帅,最契合的袍泽与战友。
但是,上天像是与他开了个玩笑,仅不到一年,主帅被免职,袍泽战友四散如星。陆游也被调至成都,此后再未受到过重用。
暮年时,回想起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陆游只能感叹“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然,他只是在感叹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吗?当然不是!下片则诉说了他未酬的壮志。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幼年逃亡的经历让他看清了风雨飘摇的南宋,作为南宋的子民,他不愿看到自己的国家被外敌侵略,国土被胡人践踏。
终其一生,他想做的只是为南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最终人仍然无法逃脱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命运。
纵观陆游这一生,大多处于悲痛之中。六十五岁被罢官后回到家乡闲居,但他仍然心系前线。
此时的陆游,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内心的痛苦无以言表。
闻一多先生曾言,“初唐四杰”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浪漫,所以不为世俗所容,遭受诸多非议;而正是这些悲惨遭遇,又使他们赢得了不少神同情与共鸣。初唐四杰中,命运多舛。王勃不慎溺水身亡;骆宾王因讨武而牺牲;杨炯在任安详离世,可谓善终。而卢照邻,他在年仅40岁时选择投河,其人
2025-09-12 01:58:22关羽当年败走麦城被杀,凶手中除了孙权、吕蒙、陆逊,还有四个人刘备最为痛恨。这四个人,两个属于孙权阵营,分别是潘璋、马忠;另外两个原本属于刘备阵营,后来叛逃到了孙权阵营,分别是糜芳、傅士仁。其中糜芳最特别,他有个妹妹叫糜夫人,是刘备老婆,她为刘备生下了著名的刘禅(扶不起的阿斗)。也就是说,糜芳是阿斗的
2025-09-12 00:01:53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自然鼓舞了镇守荆州的关羽,于是,他在这一年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关羽先是包围了曹仁,后者苦苦支撑,所以向曹操求援。不久之后,于禁、庞德前来支援。但是,关羽通过水淹七军,成功俘获了于禁、庞德。到了这个时候,关羽威震华夏,来到了人生的巅峰。不过,关羽的强大引起
2025-09-11 02:30:27说到先秦时期的诸侯秦国,我们并不陌生,其先祖“非子”凭善养牲畜而受封秦地,始建秦国,后于六世君主襄公时出兵援救宗周王城镐京,并护送幽王原太子姬宜臼东迁都城于洛邑,自此开启东周时代,而秦国也因功正式位列诸侯之身,并得到宗周无力再控制的岐山以西土地的征伐大权。随后秦国日渐强盛,经襄公、文公、宪公、武公、
2025-09-11 01:36:06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是糊涂蛋一枚,自己无德行,也没本事,单凭关系上位博得“平原君”之荣号,还大摇大摆地显耀楚国,真是不知羞!司马迁评价他“利令智昏”,一点不假。就是为了贪图上党那点蝇头小利,竟信了冯亭的邪说,给赵国带来几近灭国祸患,这是罪,而因为他是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不但没获罪,还
2025-09-10 04:21:2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