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大义灭亲的典故:卫大夫石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3 10:16:23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托言有病,坚辞不受。

石碏

于是石厚又问计于父亲:“新君怕人心不安,君位不稳,想问您有什么好主意?”石碏虽已隐退但和许多正直之士一样,对州吁的行为十分愤恨,正思忖着如何对付,机会便来了。

他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该得到天子的许可,赐以黻(fú)冕车服,奉命为君,别人还有什么说的?”石厚点了点头说:“话是不错但无故入朝,周王必然起疑,得有人从旁说个情才好啊。”石碏想了想:“如今陈侯和周王挺亲密,周王特别嘉宠陈侯,我国与陈素相亲睦,近又有借兵之好,如果新君亲自前往陈国,请求陈侯在周王面前说点儿好话,周王一定会承认新君。”

石厚把父亲的主意告诉了州吁,两个人高兴得拍手叫好,带上些礼物,命上大夫石厚护驾,往陈国进发。石碏见二人上路,割破手指,沥血写下一封信,派遣心腹在州吁未到达陈国之前送与陈国好友子鍼,托他呈送给陈桓公,信中写道:

外臣石碏百拜致书陈贤侯殿下:

卫国褊小,天降重殃,不幸有弑君之祸。此虽逆弟州吁所为,实臣之逆子厚贪位助桀。二逆不诛,乱臣贼子,行将接踵于天下矣。老夫年耄,力不能制,负罪先公。今二逆联车入朝上国,实出老夫之谋。幸上国拘执正罪,以正臣子之纲,实天下之幸,不独臣国之幸也!

州吁、石厚到了陈国,陈桓公让子鍼招待,请他们在太庙里相见,另外安排了武士。二人到了太庙门口,只见门外搁着一块牌子,上头写着:“为臣不忠,为子不孝者,不许入庙。”石厚大惊,问子鍼这是什么意思,子鍼说:“这是弊国的规矩,没有别的意思。”他们这才放心大胆地进入,到了庙堂上,州吁和石厚刚要向陈桓公行礼,就听见子鍼大喊:周天子有命,只拿弑君贼州吁、石厚二人,余人俱免!”旁边的武士就逮住了州吁和石厚,于是拿出石碏的信,向大伙儿读了起来。

到这时,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上了石碏的当。陈桓公想把他们当场杀了,子鍼说:“先别杀,石厚乃石碏亲子,不知道石碏心意如何,不如让卫国自己办吧。”陈侯便打发使者去通知石碏。

石碏自告老之后,早就不问朝廷里的事了,今天接见陈国使臣,才上朝见了大臣们。右宰丑说:“乱臣贼子,人人都可以杀,我去杀州吁吧。”大伙儿都说好,然而主犯办了死罪,从犯就减轻刑罚吧。石碏大怒:“州吁的罪,全是逆子所酿成的,你们替他求情,就是光顾人情,不讲道理了,老夫当亲自一行,手诛此贼,不然无面目见先人之庙也!”

家臣獳羊肩说:“国老别生气,我去就得了。”于是右宰丑杀州吁于濮,獳羊肩杀石厚于陈。

相关文章

初唐四杰最惨,含着金钥匙出生,却半生被病魔缠身

闻一多先生曾言,“初唐四杰”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浪漫,所以不为世俗所容,遭受诸多非议;而正是这些悲惨遭遇,又使他们赢得了不少神同情与共鸣。初唐四杰中,命运多舛。王勃不慎溺水身亡;骆宾王因讨武而牺牲;杨炯在任安详离世,可谓善终。而卢照邻,他在年仅40岁时选择投河,其人

2025-09-12 01:58:22

刘备为替关羽报仇,竟亲自把大舅子给一刀一刀活剐了

关羽当年败走麦城被杀,凶手中除了孙权、吕蒙、陆逊,还有四个人刘备最为痛恨。这四个人,两个属于孙权阵营,分别是潘璋、马忠;另外两个原本属于刘备阵营,后来叛逃到了孙权阵营,分别是糜芳、傅士仁。其中糜芳最特别,他有个妹妹叫糜夫人,是刘备老婆,她为刘备生下了著名的刘禅(扶不起的阿斗)。也就是说,糜芳是阿斗的

2025-09-12 00:01:53

关羽北伐时,为何让糜芳、傅士仁留守后方,没其他人可用了吗?

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自然鼓舞了镇守荆州的关羽,于是,他在这一年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关羽先是包围了曹仁,后者苦苦支撑,所以向曹操求援。不久之后,于禁、庞德前来支援。但是,关羽通过水淹七军,成功俘获了于禁、庞德。到了这个时候,关羽威震华夏,来到了人生的巅峰。不过,关羽的强大引起

2025-09-11 02:30:27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皆为外客秦臣,结局如何,谁下场最惨?

说到先秦时期的诸侯秦国,我们并不陌生,其先祖“非子”凭善养牲畜而受封秦地,始建秦国,后于六世君主襄公时出兵援救宗周王城镐京,并护送幽王原太子姬宜臼东迁都城于洛邑,自此开启东周时代,而秦国也因功正式位列诸侯之身,并得到宗周无力再控制的岐山以西土地的征伐大权。随后秦国日渐强盛,经襄公、文公、宪公、武公、

2025-09-11 01:36:06

凭关系上位的赵胜“利令智昏”,不配为“平原君”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是糊涂蛋一枚,自己无德行,也没本事,单凭关系上位博得“平原君”之荣号,还大摇大摆地显耀楚国,真是不知羞!司马迁评价他“利令智昏”,一点不假。就是为了贪图上党那点蝇头小利,竟信了冯亭的邪说,给赵国带来几近灭国祸患,这是罪,而因为他是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不但没获罪,还

2025-09-10 04:21:2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