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留存作品zui多的诗人——9300多首。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zui具家国情怀的诗人——他称第一,辛弃疾表示没有异议。
他是宋朝文学史上zui长寿的诗人——85岁。
他也是宋朝zui长情的诗人——从20岁到85岁,他心心念念的,不过一人而已。
他还是宋朝zui穷的诗人——靠睡觉抵抗饥饿。
都说人生是起起落落的,但陆游的人生却是起落落落落起落落落落落……
宣和七年,他诞生在父亲陆宰回京述职的路上,官船摇摇晃晃,风狂雨骤,预示着他一生漂泊的命运。
同年,金兵南下,汴京沦陷。
16岁,他第一次参加科考,却因在策论中力主抗金,而被淘汰。
19岁,他第二次参加科考,又因在考卷中痛惜岳飞之死,讨伐秦桧,再次落榜。
23岁,陆母察觉陆游和唐婉两人私会之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其另娶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陆、唐之间的联系。
唐婉,名门出身,钟灵毓秀,才华横溢,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才女,也是家里唯一的嫡女。
陆游和唐婉志趣相投,整日吟诗作对,红袖添香。又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每天都是甜甜的恋爱。
八抬大轿来娶亲,十里红妆入家门。
可惜陆大诗人没快活多久,陆妈妈当头棒喝就来了:“你娶媳妇儿就光顾着玩了,这媳妇儿不要也罢。”
对于一个妈宝男来说,妈妈的话就是圣旨,陆游只得听从妈妈的安排,灰溜溜地休了唐婉。
从此,孔雀东南飞,一段美好的姻缘戛然而止。
28岁,他第三次科考,终于夺得榜首,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志得意满。
可他没发现,金榜上紧随其后的,是一位姓秦的后生。
29岁,他冲击殿试时,却被秦桧记恨压住了自己孙子的风头,被恶意除名。
34岁,秦桧离世,他才终于通过前辈引荐获得官职,踏入风云诡谲的仕途之路。
37岁,他因数次直言进谏,引得宋孝宗不快,被贬谪至镇江府任通判。
40岁,在历经几次贬谪后,因为有心之人诬陷他“结交谏官,鼓唱是非”,被罢官回乡。
流离鬓成丝,悲吒泪如洗。
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
在《黄州》中写道: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陆游能不伤心吗?一生志愿就是想北伐,却离前线越来越远。
自来文人不都是想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嘛,但陆游喜欢的却非如此,他喜欢的是从军,他晚年写道“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
大家可别觉得陆游天天喊抗金只是空有抱负却无能力。
陆游可不只会写文章,他的剑术武功那可真的是了得。写到此,我发现古人真是太神秘了,或者说太多能了。且看,李白会剑术,诗还了得,且看辛弃疾,会打仗,词也了得,再看陆游,诗词了得,还会剑术武功。
这简直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吟诗啊,还让不让人活了。
51岁,他自号为放翁,向天下人诉说自己的愤懑、不平。
此后数十载,他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浮沉,白了鬓发,佝偻了身躯。
68岁这年,一场风雨惊梦,又将他拽入痛苦的回忆中。
陆游写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北宋的徽宗、钦宗,到南宋的高宗、孝宗、光宗、宁宗,陆游一生经历了六个皇帝。
学者黄林蒙在《陆游疾病诗论析》中指出,从出生到33岁,陆游没写过一首病诗:
33岁之前 0首,34岁至45岁 74首,45岁至64岁 320首,65岁以后 508首。
中兴时期(宋孝宗执政期,1162年-1189年),朝政多弊,诗人皆爱写病,病诗多达1700余首,陆游也借此表达意见。
近视,陆游说:“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可见多读伤眼。
龋齿:陆游曾写《齿痛有感》:“眼暗头童负圣时,齿牙欲脱更堪悲。”
✍️zui乐观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zui落寞的春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zui有教育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zui傲然高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zui悲愤爱国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在陆游最真实的人生底色中,他是忠臣,是良将,也是爱国诗人。
他写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弥留之际,他最在意的,还是尚未收复的故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此战不息,此魂不安。
忧国忧民不输杜甫,壮志豪情不让辛弃疾。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